渡荆门送别

首页 > 诗词起名 > 渡荆门送别 > 唐诗三百首 > 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

年代:唐代   作者:李白   时间:2023-10-22 19:25:37   渡荆门送别音频播放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拼音版

yuǎnjīngménwài
láicóngchǔguóyóu
shānsuípíngjìn
jiānghuāngliú
yuèxiàfēitiānjìng
yúnshēngjiéhǎilóu
réngliánxiāngshuǐ
wànsòngxíngzhōu

译文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飞来的明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注释

1
远:远自。
2
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三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3
楚国:楚地,指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
4
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5
江:长江。
6
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7
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
8
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9
仍:依然。
10
怜:怜爱。一本作“连”。
11
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12
万里:喻行程之远。

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这首诗具体写作时间不确定,具体有三种说法:一说作于724年(开元十二年),二说作于725年(开元十三年),三说作于726年(开元十四年)。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这时的李白,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这句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

“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紧接着诗人又以移步换景,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

这首诗首尾行结,浑然一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宝宝起名网提醒您:赏析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bbqiming.com/tangshi/80.html
搜索
back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