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

首页 > 诗词起名 > 核舟记 > 古诗三百首 > 核舟记

核舟记

年代:明代   作者:魏学洢   时间:2023-10-27 23:25:16   核舟记音频播放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魏子详瞩既毕,诧曰:
嘻,技亦灵怪矣哉!

拼音版

míngyǒuqiǎorényuēwángshūyuǎn
néngjìngcùnzhī
wéigōngshìmǐnrén
zhìniǎoshòushí
wǎngyīnshìxiàngxíng
qíngtài
chángzhōu
gàifànchìyún
zhōushǒuwěichángyuēfēnyǒu
gāoèrshǔ
zhōngxuānchǎngzhěwéicāng
ruòpéngzhī
pángkāixiǎochuāng
zuǒyòu
gòngshàn
chuāngérguān
diāolánxiāngwàngyān
zhī
yòushāngāoyuèxiǎo
shuǐshíchū
zuǒqīngfēnglái
shuǐxīng
shíqīngsǎnzhī
chuántóuzuòsānrén
zhōngéguānérduōránzhěwéidōng
yìnyòu
zhízuǒ
huánggòngyuèshǒujuàn
dōngyòushǒuzhíjuànduān
zuǒshǒuzhíbèi
zhízuǒshǒuzhíjuàn
yòushǒuzhǐjuàn
yǒusuǒ
dōngxiànyòu
zhíxiànzuǒ
wēi
liǎngxiāngzhě
yǐnjuànzhězhōng
yìnjuélèi
tǎnxiōnglòu
jiǎoshǒuángshì
shénqínghuángshǔ
yòu
yòuzhīchuán
érshùzuǒ
zuǒguàniànzhūzhīzhūshù
zhōuwěihéng
zuǒyòuzhōurén
yòuzhězhuīyǎngmiàn
zuǒshǒuhéng
yòushǒupānyòuzhǐ
ruòxiàozhuàng
zuǒzhěyòushǒuzhíkuíshàn
zuǒshǒu
shàngyǒu
rénshìduānróng
ruòtīngcháshēngrán
chuánbèishāo
míngshàng
wényuētiānrénqiū
shānwángshūyuǎn
ruòwén
gōuhuàliǎoliǎo
yòuyòngzhuànzhāng
wényuēchūpíngshānrén
dān
tōngzhōu
wéirén
wéichuāng
wéiruòpéng
wéi
wéi
wéi
wéishǒujuàn
wéiniànzhū
duìliánmíngbìngzhuànwén
wéigòngsānshíyǒu
érchángzēngyíngcùn
gàijiǎntáoxiūxiázhěwéizhī
língguàizāi

译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明朝有一个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雕刻成各种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图案。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箬篷 一作:篛篷)核舟的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设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可以看到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一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都涂成了石青色。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佛印位于右边,鲁直位于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东坡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轻按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像极了佛教的弥勒菩萨,袒胸露乳,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他平放右膝,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左腿曲膝竖起,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简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名撑船的人。位于右边的撑船者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在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喊的样子。左边撑船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轻按着火炉,炉上有一水壶,那个人的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船的背面较平,作者在上面提上自己的名字,刻的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笔画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楚明白,字体的颜色是黑色。还刻着一枚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颜色是红的。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计算这一条船上统共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计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还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啊,手艺技巧也实在是太神奇了!

注释

1
奇巧人:技艺奇妙精巧的人。奇,奇特。
2
王叔远:名毅,字叔远。明代民间微雕艺人。
3
径寸之木:直径一寸的木头。径,直径。
4
为:做,这里指雕刻。
5
器皿:指器具。盘,碗一类的东西。
6
以至:以及。
7
罔不:无不,全都。
8
因:就着。
9
象:模仿。这里指雕刻。
10
各:各自。
11
具:具有。
12
情态:神态。
13
尝:曾经。
14
贻余:赠我。
15
盖: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
16
泛:泛舟,坐船游览。
17
云:句尾语助词。
18
约:大约。
19
有奇:多一点。
20
高:高度。
21
可:大约。
22
黍:又叫黍子,去皮后叫黄米。一说,古代一百粒排列起来的长度是一尺,因此一个黍粒的长度是一分。
23
许:上下,表约数。
24
舱:船舱。
25
箬篷: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
26
雕栏相望焉: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望,对着,面对着。
27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里的文句。
28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里的文句。清,清凉。徐,缓缓地,慢慢地。兴,起。
29
石青糁之: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石青,一种青绿色的矿物颜料。糁,涂。
30
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名词作动词用。
31
髯:两腮的胡须。这里泛指胡须。
32
佛印:人名,是个和尚,苏轼的朋友。
33
居:位于。
34
鲁直:宋代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字鲁直。他也是苏轼的朋友。
35
手卷:横幅的书画卷子。
36
执:拿着。
37
卷端:指画卷的右端。
38
卷末:指画卷的左端。
39
如有所语:好像在说什么话似的。语,说话。
40
微侧:略微侧转(身子)。
41
比:靠近。
42
不属:不相类似。
43
卧右膝:卧倒右膝。
44
诎:同“屈”,弯曲。
45
念珠:信佛教的人念佛时用以计数的成串珠子。
46
倚之:(左臂)靠在左膝上。
47
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48
楫:船桨。划船用具。
49
舟子:撑船的人,船夫。
50
椎髻:梳成椎形发髻,属于词类活用。
51
衡:通“横”,横着。
52
攀:扳着。
53
啸呼:大声呼叫。
54
其人视端容寂:那个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
55
若:好像。
56
船背稍夷:船的底面稍平。背,这里指船底。夷,平。
57
天启壬戌:天启壬戌年,即1622年。天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
58
虞山王毅叔远甫:常熟人王毅字叔远。虞山,现在江苏省常熟县西北,这里用来代替常熟。甫,通“父”,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59
钩:钩的形状。
60
了了:清清楚楚。
61
墨:这里的意思是黑。
62
篆章:篆字图章。
63
丹:红色。
64
箬篷:用箬叶编的船篷。
65
曾不盈寸:竟然不满一寸。盈,满。
66
简:挑选。同“拣”,挑选。
67
修狭:长而窄。

背景

中国古代的雕塑工艺发展到明代已经非常精湛,特别是微雕工艺更是如此。明代民间微雕艺人王叔远,雕刻了这艘核舟,并将之送给作者,作者惊叹其技艺高超,而作此文。

赏析

此文通过白描的手法,详细而有条不紊地记述了他所得到的一个微雕作品——核舟,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开头是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说明所用的原材料体积很小,而表现的范围极广,可见他有多方面的成就;“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说明他构思精巧,技术高超。在这样的概括介绍之后,接着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这就明显地表示了本文的意图,即以具体作品来证明作者对王叔远技艺的评价是合乎实际的。

中间是分说: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至第4段)介绍舟的正面,这是显示雕刻家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的主要部分。又可分为三小层:

第一小层(第2段)先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即船舱。其中,重点是介绍舱旁的小窗,它不仅可以开关,而且上面刻了对联,共十六个字,可见雕工的精细;“启窗而观”,还有“雕栏相望”,更显出雕刻家构思的巧妙。

第二小层(第3段)介绍船头部分,写舟上游览者——苏轼、鲁直和佛印的外貌和神情。这一层对表现雕品的主题具有重要的作用,作者的介绍也最为详细。除了细致地写出人物的衣着、姿势而外,还着意描述了苏、黄二人泛舟时的心情。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他们在这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画卷的美好意境里,这是何等豁达、放旷的胸襟!至于佛印的“矫首昂视”,则又给人一种洒脱不群的感觉。这就自然成为苏、黄二人神情的陪衬,使画面显得不单调。

第三小层(第4段)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的表情和动作。两个舟子的神情也“不属”:一个“若啸呼状”,很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是很专注的样子。这样来塑造舟子的形象,更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也渲染了舟中轻松、愉悦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相呼应。

第二层(第5段)介绍舟的顶部。这一层是略写,只介绍了题名和篆章,以“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再次显示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题名用黑色,篆章用红色,对照鲜明,于此可见雕刻家的细心。

最后总括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用以强调材料体积之小和雕刻的容量之大,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本文语言平实、洗练,特别是摹写舟中人物情状,句句都出自作者审视所得,毫无夸饰,逼真而又生动,读罢令人有如同亲见“大苏泛赤壁”之感。

 

宝宝起名网提醒您:赏析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bbqiming.com/gushi/794.html
搜索
back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