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dōng(ㄉㄨㄥ)
⒈ 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
⒉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⒊ 姓。
宸chén(ㄔㄣˊ)
⒈ 屋宇,深邃的房屋。
⒉ 北极星所在,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宸极。宸居。宸章。宸札(帝王的书札)。宸游。宸翰(帝王的书迹)。宸垣(京师)。
唐代:杜甫 《可叹》 近者抉眼去其夫,河东女儿身姓柳。
唐代:李白 《古风》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唐代: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 染毫东国素,濡印锦溪砂。
唐代:杜甫 《洗兵马》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日报清昼同。
清代:顾炎武 《雨中至华下宿王山史家》 重寻荒径一冲泥,谷口墙东路不迷。
唐代:韦安石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吕姓主要源自:姜姓、高姓、姬姓、任姓。
吕姓起源一
源于姜姓,出自帝舜晚年赐伯夷吕氏,属于以帝王赐氏、部族名、国名、居邑名为氏。其始祖为伯夷。相传上古部族首领神农氏炎帝,因居姜水流域,因以之为姓,称姜姓。帝舜时,姜姓后裔伯夷为掌管礼仪的秩宗,帮助舜治理部落联盟,很有政绩。禹代行天子时,伯夷尽心辅弼,成为禹之心腹,组成了一个彊域不过七十里地的侯爵国,伯夷是吕国第一代吕侯,为吕氏始祖。在夏商周时,吕国都是诸侯国。商末,伯夷后三十七世苗裔太公望吕尚辅助文王武王建立周朝,因功勋首封太公吕尚于营丘,曰齐国。后太公之子丁公吕及即位,春秋战国时代,古吕国和齐国并存了三百余年,到吕尚的第12世孙齐桓公吕小白时,楚文王发兵北上(公元前679年),借道南阳邓国,攻打南阳古申国。申国被楚国灭掉之后,位居申国以西的吕国人,惧怕楚国发兵来攻,一大部人东迁新蔡,建立了新的吕国,史称东吕国。
南阳吕国被楚国灭亡后,吕国子孙均以故国名为姓氏,形成吕氏的主脉。到春秋末期吕侯支系孙吕尚所建的齐国被田氏家族灭亡后,其裔孙分别以吕、齐为姓氏,称吕氏、齐氏、姜氏等,散居于韩、魏、齐、鲁之地,史称吕氏正宗,是为南阳吕氏。吕氏族人大多尊奉伯夷为得姓始祖。
据史载今河南安阳往北一部分吕姓出自高姓。
吕姓起源二
出自姬姓魏氏。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外逃,追随人员中有个叫魏犨的人,又称魏武子。重耳回晋国当上国君后,便封魏犨为大夫、魏犨的儿子魏锜在吕、厨两地有封地,大家就叫他为吕锜。吕锜的子孙就以封地为氏,称吕氏。
据《姓源》及《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吕氏,系从魏氏分化而来。山西的吕人故地,被晋国所并,晋侯将此地作为封邑,赏给姬姓公族大夫魏氏。魏氏后裔虽系晋之公族,姬姓,但因封于吕人的故地,因而仍袭用吕的故号。晋惠公时有大臣吕甥。《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一霍州吕城条:“州西三里,故吕乡,晋吕甥邑也,今有吕陂,在州西南十里,亦以吕甥名,隋因置吕州。”吕邑后被晋并吞,吕甥后代以邑为氏,形成吕姓。是为山西吕氏。
吕姓起源三
出自少数民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原鲜卑族之代北复姓叱吕氏、叱丘氏改为汉字单姓吕氏。五代后周时又改代北三字姓俟吕陵氏为汉字单姓吕氏。
郑樵《通志·氏族略》载,鲜卑族原有叱吕氏、俟吕陵氏等复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复姓改为单字汉姓,叱吕氏改为吕姓。后周时,又将俟吕陵氏,改为吕姓。《通志·氏族略》中所列比邱氏、副吕氏后均改为吕姓。
吕姓起源四
源于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吕氏。在今黎族、仫佬族、土族、蒙古族、土家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吕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吕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任姓,属于任氏分封之国,据《左传》:任姓,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言此十国皆任姓也。
任姓,黄帝最小儿子之姓,分封在任国,任氏势力扩张,建立起来十个小国,毕为其中之一。
西周初期,有谢氏、章氏、薛氏、舒氏、吕氏、祝氏、终氏、泉氏、毕氏、过氏这十个姓氏,都是任氏后裔的封国,是由任氏分支出来的。又据《左传》上有一句话说:“不敢与诸任齿”,其中所谓的“诸任”,指的就是这十个姓氏,为西周贵族大姓,因此不甘与其争辩,可见当时任氏氏族的显赫。
吕姓发源地应在今河南省南阳西一带,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吕姓繁衍应在今陕西西安、及山东东平、寿张,安徽寿县、凤台县等地。
河东郡:秦置河东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辖晋西南地区。东晋在蒲坂(今山西省永济蒲州镇,按即刘裕灭后秦时)。隋唐为蒲州河东郡。隋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明并河东县入蒲州。
淮南郡:汉曾置淮南国,治六安(今安徽省六安北),后迁寿春(今寿县)。魏亦曾置淮南国,后为淮南郡,辖境均在今安徽省淮河以南地区。隋亦以寿州为淮南郡(唐为寿州寿春郡)。
东平郡:汉有东平国,南朝为郡,治无盐(今山东省东平东)。隋唐曾以郓州为东平郡,治须昌,在今东平西北。宋宣和时以郓州为东平府,治须城,即今东平。明清为州。民国改县。
金华郡:元末,朱元璋取婺州路,改为宁越府,旋改金华府,治金华(今属浙江省)。民国废府。
晋江郡:唐·开元六年(718年)析南安县东南地置晋江县县。泉州州治与晋江县县治同地。此时泉州领晋江、南安、莆田、龙溪、清源(今仙游县)五县。治所在今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下游。
“河东堂”、“渭滨堂”、“东莱堂”、“锦上堂”、“明烟堂”、“敬和堂”、“三相堂”、“著存堂”等。
一、吕lǚ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淄博、龙口、平邑,湖北之监利,山西之大同,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泸水、陇川、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蒙、鲜、瑶、土家、黎、仫佬、纳西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姜姓,侯爵,炎帝之后也。虞、夏之际,受封为诸侯;或言伯夷佐禹有功,封於吕,今蔡州新蔡即其地也,历夏商不坠,至周穆王,吕侯入为司寇;或言宣王时改吕为甫。然吕、甫声相近,未必改也,故又有甫氏出焉。吕望相武王,吕姜为卫庄公妃,其时吕国犹存故也。吕望封齐之后,本国微弱,为宋所并,故宋有吕封人乐惧、吕封人华豹。”此以国为氏,系出姜姓。古吕国在今河南南阳市西南。
2、或以邑为氏。郑樵又注“晋有吕氏,出於魏氏,未知其以字以邑。”《姓氏词典》称:“吕,春秋晋邑,在今山西霍县西南。”“春秋时晋国吕锜、吕相,本魏氏所分,以食邑为氏。”
3、郑樵又注:“后魏有比邱氏,改为吕氏”。又云:“吕氏有五:姜姓之后以国为氏;又晋有吕氏,出於魏氏;又有叱邱氏、副吕氏、叱吕氏,并改为吕。”(按:《姓氏考略》引《通志·氏族略》则作:“后魏叱吕氏、后周俟吕陵氏,均改为吕氏。”查中华书局标点本《魏书·官氏志》仅得“叱吕”氏,余若“比邱”、“叱邱”、“副吕”皆未载。)望出河东、东平。秦代有吕不韦,阳翟人,秦相;汉代有吕雉,高祖妻;宋代有吕端;明代有吕坤;清代有吕留良。
二、吕
吕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7%,为中国人口最多五十个姓之一。尤以山东、河南二省多此姓,2省吕姓约占全国汉族吕姓人口31%。
吕姓起源:
1、系自姜姓。炎帝之裔,虞夏之际受封为诸侯。或言伯夷佐禹有功,封于吕,今蔡州新蔡即其地也。至周穆王时吕侯入为司寇,后为宋所并,子孙以国为氏。一说,吕为周穆王时所封之国(故城在今河南南阳西30里董吕村),姜姓,宣王改为甫,后为楚所灭,子孙遂以国为姓。
2、春秋时晋有吕氏,分自魏姓。一说,晋大夫魏武子吕錡之子吕相之后有吕氏,见《姓考》。春秋时晋有吕邑(故城在今山西霍县西南),或晋之吕氏系以邑为氏者。
3、春秋时宋有吕氏,出自姜姓之吕。按:春秋时宋有吕邑(故城在今江苏铜山东北,即汉时吕县),当食此邑者之后,以邑为氏,未必非出自姜姓之吕。
4、略阳吕氏,出自汉武都白马之后,氐人。其先吕文和,汉文帝初自沛避难徙焉,世为酋豪,见《晋书·后凉载记》。
5、北魏时比丘氏、副吕氏、叱吕氏、俟吕陵(邻)氏、叱吕引氏均改为吕氏。
6、清满洲人姓。
7、黎、仫佬、彝、回、台湾土著、土、蒙古(255、344)、土家、满、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吕姓名人:
吕不韦,战国时阳翟人,为秦庄襄王之相,封文信侯。
郡望:河东、东平、东莱、阳翟、濮阳、略阳。
其他:
日本占领台湾时期,台湾吕姓曾被迫改用宫川、宫本等日本姓,这些姓仍含有吕字以表怀念。1945年,台湾光复,立即恢复其原姓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