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班梓潇

首页 > 班梓潇

班梓潇名字的含义是什么

名字字义解释

zǐ(ㄗˇ)

⒈  落叶乔木。木材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之用:梓器(棺材)。梓宫(皇帝的棺材)。

⒉  治木器:梓人(古代制造器具的木工)。梓匠。

⒊  木头雕刻成印刷用的木板:付梓(把稿件交付排印)。梓行(xíng )。

⒋  指故里:梓里。桑梓。

⒌  姓。

xiāo(ㄒ一ㄠ)

⒈  〔潇洒〕(行动举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⒉  〔潇潇〕a.形容风雨暴疾的样子,如“风雨潇潇”;b.形容小雨,如“潇潇细雨”。

⒊  水深而清。

名字诗词来源

唐代: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 世惟材是,人仰骥中骅。

先秦:屈原 《招魂》 铿钟摇簴,揳瑟些。

明代:徐祯卿 《在武昌作》 洞庭叶未下,湘秋欲生。

唐代:李白 《古风》 归去湘沚,沉吟何足悲。

宋代:范仲淹 《岳阳楼记》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宋代:张抡 《踏莎行·秋入云山》 秋入云山,物情洒。

宋代:朱淑真 《蝶恋花·送春》 黄昏却下雨。

姓氏起源

班姓主要源自:芈姓、子姓、姬姓。

班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二百三十五位。极盛于两汉魏晋,名门望族,人才辈出,灿若星河。

班姓部分出自芈姓。部分是春秋时期楚国若敖的后代。若敖的儿子名叫斗伯比,斗伯比的儿子名叫令尹子文,秦国灭楚国后,若敖后裔迁居晋地和代地(今天山西全部、陕西东南、河南北部、河北中西部等),因为班姓,相传令尹子文是吃虎乳长大的,因为虎的身上有斑纹,他的后代于是就用“斑”作为他们的姓氏。因为“班”和“斑”通用,后来就改成“班”了。

渊源(1)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令尹阙班,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风俗通》的记载:“班姓为楚令尹阙班(斗班)的后代。得姓始祖斗班。” 秦国灭楚国后,其后裔迁居晋地和代地(今天山西全部、陕西东南、河南北部、河北中西部、内蒙古中部等),因为班姓 。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著名的令尹叫阙班。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芈旅(熊侣)执政时期,楚国有个大夫叫斗越椒,字伯梦,是子良之子,令尹子文之侄,更是楚国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曾指挥楚军击败过郑国。

斗越椒常埋怨楚庄王不升自己的官职,因此心怀不满,谋欲作反。于是,他乘楚庄王率大军于周定王姬瑜二年(楚庄王九年,公元前605年)出征陆浑戎时,找到族弟斗班商议谋反。斗班不从,反对道:“夫我斗氏,世受楚国爵禄,此乃乔木老臣,焉可背反哉?”

斗越椒见斗班不从,恐其泄露己谋,即拔剑来斩之。斗班当场大叫:“伯梦欲谋反耶?吾恐斗氏之鬼绝祀矣!”言未讫,头已落地。

斗越椒杀了斗班之后,率若敖氏之族杀了司马蒍贾,遂居烝野,之后率本部将卒埋伏在皋浒(今湖北襄樊西部),准备待楚庄王班师回国之时突袭杀之。

到了农历7月,楚军得胜归至皋浒,斗越椒横枪勒马,振甲披袍突然杀出,截住王驾。楚庄王认得是越椒,不知其由,乃问道:“伯梦欲何为耶?”斗越椒大骂:“无道昏君!我欲诛汝守国。”楚军大将潘尪从楚庄王身旁抢出,来斩斗越椒,斗越椒更不恋战,抽一劲箭,直望楚庄王车幔射之,楚庄王躲过,其箭贯于车盖。越椒又抽一矢,望楚庄王心胸射之,楚庄王又躲其箭,直透重铠。

随后,大将孙叔敖以王旗麾进诸军,神箭手养由基则拍马来取斗越椒,二马战上十合,一旁的潘尪夹攻,斗越椒措手不及,被由基斩于马下。楚庄王下令不要降卒,尽斩于皋浒。

其后,楚庄王大屠若敖氏家族,只有斗班、斗克黄二家族不但不杀,还予以赏赐。

在斗班的后裔子孙中,与令尹子文的后裔子孙一样,皆以先祖名字中的“班”为姓氏,称班氏,后有改为半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渊源(2)

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大夫耏班,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史籍《左传·文公十一年》中记载:“宋公于是以门赏耏班,使食其征,谓之耏门。”

周顷王姬壬臣四年(宋昭公子杵臼五年,公元前615年),宋昭公将城门的税收赏赐给大夫耏班,后世遂用“耏门”来作为食税、征税之典实。

在耏班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者,称班氏,世代相传至今。

渊源(3)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若敖的后代斗班,属于以传说为氏。若敖的儿子名叫斗伯比,斗伯比的儿子名叫令尹子文,秦国灭楚国后,其后裔迁居晋地和代地(今天山西全部、陕西东南、河南北部、河北中西部、内蒙古中部等),因为班姓。

令尹子文,是春秋时期楚国名相,他为楚国的强大和北上争霸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令尹,是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宰相。令尹子文姓斗,名豰於菟(gōu wú tù),字子文。他是楚国贵族若敖氏斗伯比和表妹邙子之女偷情所生,生下后弃在云梦泽北(今湖北天门),被母虎抚养,当时楚国称老虎为“於菟”,把喂乳叫“豰”,因此豰於菟的意思就是“虎乳育的”。当时,楚国的附庸国祁国国君祁子出猎时见到豰於菟被老虎喂养,觉得很惊奇,遂抱回鞠养。

豰於菟当上楚国令尹,改名令尹子文。为了楚国的强大,令尹子文主动地献出自家的私财来缓解国家的财政困难,而不惜自己“有饥色,妻子冻馁”,他在政治上侵削诸大夫的封邑,交还给楚成王芈頵(熊恽),以壮大楚国王室的财富和力量,强化楚成王的王权。这就是子文“毁家纾难”的故事。

据史籍《左传》中记载,子文于周惠王姬阆十四年(楚成王九年,公元前663年)开始做令尹,到(楚成王三十六年,公元前636年)让位给子玉,在这二十八年中,他曾数次被罢免而又被重新任命为令尹。

由于令尹子文小时候是吃虎乳长大的,因虎身有斑纹,后代就用“斑”为姓氏。古代,“班”和“斑”两字通用,其后裔子孙后有改称班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渊源(4)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巧匠公输班,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公输班,公元前507~前444年待考,曹姓,公孙氏,出生于鲁国的附庸国小邾国,为没落贵族后裔,世人因称其为鲁班。

公输班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土木建筑工匠、著名的发明家,长期以来受到人民的尊敬,被尊奉为“匠师之祖”。作为杰出的神工巧匠,也成为人们歌颂创造、发明的神话人物。

在公输班的后裔子孙和弟子中,多有以先祖名字位姓氏者,称班氏,世代相传至今。

渊源(5):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

今瑶族、壮族、蒙古族、土家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班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字姓班氏,世代相传至今。

部分得姓始祖

斗班、阙班、回回舍班等

河北:石家庄,承德,邯郸,廊坊,唐山,保定,衡水,秦皇岛,张家口,山海关,武安,三河,沧州,涿州,广平,大名;

山西:太原,忻州,定襄,原平,大同,阳泉,长治,霍州,朔州,代县,临汾,浑源,岢岚;

陕西:西安,府谷,榆林,镇安;

甘肃:兰州,天水,白银,庆阳,平凉,张掖,秦安;

宁夏:银川;

新疆:乌鲁木齐,伊犁,阿克苏,博乐,石河子,哈密,乌苏;

山东:济南,青岛,淄博,聊城,冠县,德州,临沂,平邑,日照,莒县,莒南,荷泽,惠民,枣庄,蓬莱,东营,滕州,微山,莱州,临沭、济宁、嘉祥;

河南:郑州,洛阳,开封,商丘,新乡,南阳,驻马店,周口,焦作,濮阳,夏邑,清丰,永城,宜阳,上蔡,杞县,原阳;

安徽:合肥,肥西,砀山,蚌埠,淮南,宿州,阜阳,颖上,六安,黄山,铜陵,巢湖,宣城,池州,滁州,马鞍山,芜湖,霍邱,舒城,无为;

江苏:徐州,扬州,盐城,连云港,昆山,兴化,赣榆,泗阳,;

浙江:宁波,温州,嘉兴,台州,金华;

江西:赣州,南昌,吉安;

广东:清远,开平,连南;

广西:百色,河池,柳州,桂平,贺州,防城港,钦州,金田,田东,来宾,北海;

云南:楚雄,昭通,文山,富宁;

贵州:贵阳,遵义,兴义,黔南,安顺,毕节,开阳,罗甸,望谟,紫云,清镇,惠水,息烽,修文,;

湖北:潜江;

湖南:娄底,常德,怀化;

四川:成都,攀枝花,泸州;

黑龙江:哈尔滨,牡丹江,大庆,黑河,齐齐哈尔,肇州,肇东,绥化,依兰,嫩江,龙江;

吉林:长春,吉林,松原,通化,白城,蛟河,扶余,敦化,白山;

辽宁:沈阳,大连,营口,大石桥,铁岭,鞍山,丹东,抚顺,海城,锦州,盘锦,朝阳,建平;

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通辽,鄂尔多斯,集宁,巴彦淖尔市,锡林浩特,呼伦贝尔;

扶风郡

周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县、咸阳市一带地区。汉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风,与京兆、左冯翊合为三辅,治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凤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名为扶风郡,治所在隗里(今陕西兴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麟游县、干县以西,秦岭以北、山东省平原县以南一带地区。五代时期后汉将其辖地定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地区。西晋朝时期移治到池阳(今陕西泾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移治所到好畴(今陕西乾县)。隋、唐两朝以今陕西岐州一带为扶风郡。

黎阳郡

西汉高祖年间设黎阳县,属冀州魏郡,这是浚县设县之始,治所在大伾山东北。王莽时改名黎蒸,东汉恢复黎阳县名。东晋永和七年(辛亥,公元351年)置黎阳郡,辖黎阳县。东晋太元十四年(己丑,公元389年)属黎阳郡,黎阳县属汲郡。北魏孝昌年间(公元523~528年)分汲郡置黎阳郡,辖黎阳县。东魏天平元年~武定八年(公元534~550年)间置黎州,辖黎阳郡。北齐废黎州,北周宣政元年(戊戌,公元578年)复置黎州,辖黎阳郡。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黎州、黎阳郡并废,黎阳县属卫州。隋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置黎州,辖黎阳县。隋大业二年(丙寅,公元606年)废黎州,黎阳县属汲郡。唐朝武德二年(乙卯,公元619年)置黎州总管府,辖殷、卫、澶、洹四州。唐武德六年(癸未,公元623年)置总管府,黎州属相州都督府。唐贞观十七年(癸卯,公元643年)废黎州,黎阳县属卫州。宋朝端拱元年(戊子,公元988年),置通利军,治所在今大伾山与紫金山之间,辖黎阳县。宋天圣元年(癸亥,公元1023年)改安利军,治所迁至浮丘山西。宋熙宁三年(庚戌,公元1070年) 废军,黎阳县属卫州。宋元佑元年(丙寅,公元1086年)复置通利军,辖黎阳县。宋政和五年(乙未,公元1115年)军升为浚州,治所在浮丘山巅,辖黎阳县。金国皇统八年(戊子,公元1148年)改浚州为通州。金天德三年(辛卯,公元1151年)复名浚州。明朝洪武三年(庚戌,公元1370年)农历4月,降州为县,始称浚县,治所迁至浮丘山东北平坡。清朝顺治元年(甲申,)浚县属大名府,清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改属卫辉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3月,废府设道,浚县属河北道。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废道改行署。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改属第十三行署。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秋,浚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属冀鲁豫边区行署。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7月,民国浚县政府改属第四行署。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5月,浚县全境解放。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浚县民主政府改为浚县人民政府,属平原省安阳专区。1952年11月15日撤销平原省。12月1日,浚县改属河南省安阳专署。1958年4月18日,撤销安阳专区,浚县划归新乡专区。1961年12月19日,恢复安阳专属,浚县归安阳专署。1970年安阳专区改为安阳地区。1983年 10月撤销安阳地区,改设安阳、濮阳两个市。浚县属安阳市。1986年1月18日,国务院批准将浚县划归鹤壁市。1986年,浚县辖10乡1镇,即城关乡、善堂乡、王庄乡、屯子乡、白寺乡、钜桥乡、大赉店乡、卫贤乡、小河乡、新镇乡和城关镇。1992年4月24日,河南省民政厅批复,撤销善堂乡、大赉店乡,设立善堂镇、大赉店镇,实行镇管村体制,原辖行政区域不变。1995年6月12日,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新镇乡、小河乡,设立新镇镇、小河镇。1997年7月15日,省政府批准,将浚县大赉店镇划入鹤壁市郊区。1997年12月29日,屯子乡撤乡建镇。1998年10月8日,钜桥乡撤乡建镇。2000年末,浚县辖六镇四乡,即城关镇、善堂镇、屯子镇、钜桥镇、新镇镇、小河镇和城关乡、王庄乡、白寺乡、卫贤乡。

定远堂:汉朝的时候,班超出使西域有功,被封为定远侯,后代因称“定远堂”。

汉书堂:汉朝班彪的儿子班固、女儿班昭,父子三人一同写成了《汉书》,后代因称“汉书堂”。

一、bān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黄骅,山东之平度、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河南之卢氏,陕西之韩城,江西之崇仁,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邱北、马关、河口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瑶、布依、高山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芈姓,楚若敖生斗伯比;伯比生令尹子文,为虎所乳。谓虎有班文,因以为氏。”子文,名“穀於菟”(音gòuwūtú),相传子文初生,曾被其母弃,为虎所乳,楚人谓乳为“榖”,虎为“於菟”,故子文以“榖於菟”为名,义为“乳于虎”。大名为班,称斗班,因其名有“虎”、有班,故以“子文”命字。班,即斑之古字。秦灭楚,斗班之后迁居晋、代之间,以班为氏。(按:若敖,《中国姓氏大全》引作“若熬”,且以若敖孙“斗榖於菟”与“令尹斗班”为两人,误。)

二、

班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班姓起源:

1、系自芈姓。楚若敖之后。秦灭楚,斗班裔孙迁晋代之间,因为班氏,见《风俗通》。

2、藏族房名阿加、多纳卡之汉姓均为班。

3、白马人、苗、瑶、布依等民族均有此姓。

班姓名人:

班超,东汉安陵人,明帝时出征西域,累官西域都护,封定远侯。

郡望:扶风,扶阳。

宝宝起名网提醒您:请用科学方式起名,请勿封建迷信!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宝宝起名网的立场!
搜索
back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