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
海
文
名字字义解释
海hǎi(ㄏㄞˇ)
⒈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⒉ 用于湖泊名称:青海。中南海。
⒊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
⒋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海。火海。
⒌ 漫无目标地:海骂。海找。
⒍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
⒎ 特指中国上海:海派。
⒏ 姓。
文wén(ㄨㄣˊ)
⒈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⒉ 刺画花纹:文身。
⒊ 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⒋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⒌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
⒍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⒎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⒏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文质彬彬。
⒐ 温和:文火。文静。文雅。
⒑ 指非军事的: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⒒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白间杂。
⒓ 专指社会科学:文科。
⒔ 掩饰:文过饰非。
⒕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文不名。
⒖ 姓。
名字诗词来源
唐代:杜甫 《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
洞主降接武,海胡舶千艘。
唐代:元稹 《连昌宫词》
舞榭欹倾基尚在,文窗窈窕纱犹绿。
唐代:张继 《送邹判官往陈留》
火燎原犹热,波摇海未平。
唐代:韩愈 《南山诗》
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
清代:黄遵宪 《今别离》
飘然渡沧海,不畏风波危。
现代:佚名 《食苦笋并序》
每病文园渴,空嚼屠门肉。
先秦:屈原 《离骚》
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
宋代:白玉蟾 《茶歌》
捏作月团三百片,火候调匀文与武。
宋代:陈藻 《题黄子正易轩》
文形上下分两刀,刀字成三意如何。
姓氏起源
郗姓主要源自:己姓。
出自己姓,是黄帝孙颛顼后裔,以邑名为氏。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称,称生老童,老童生吴回,帝喾火正。吴回生陆终,陆终长子昆吾,己姓也。《世本》:苏国,古国,祝融之后,己姓,灭于夏。《国语·晋语》:殷辛伐有苏,有苏以妲己女焉。盖有苏国亡于夏,又复国。其后有苏忿生,周武王时官至司寇,负责诉讼事宜,有清正之声。周之苏国为己姓,从现今出土之西周、春秋青铜器 苏公敦、苏公鼎可证,铭文己或作 己女,或作 妃。苏忿生支庶子受封于郗邑(今河南省沁阳市贺村),其后人遂以封邑命姓,称为郗姓。
郗氏是在2000年前由苏氏分支出来的。据《左传·隐公十一年》,郗邑为东周畿内国 苏国(以国于温,故经传亦称温国)故地,地近洛阳,其地在现河南沁阳市贺村。《元和姓纂》云郗氏,秦末,自晋阳徙高平。故郗氏流徙如下:郗邑(时间:春秋至战国,今河南沁阳市一带)——晋阳(战国至秦末,今山西太原)——高平(秦末至唐末,今山东金乡县),其后子孙流散各地。当今,郗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济宁汶上县杨店乡的郗村应该是最大的一个分支了,该村有1500余户,大都姓郗。另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辛店镇王朱村约有几十户郗姓家庭,在当地比较集中。山东枣庄山亭区冯卯镇上朱园村和二朱园村有上百户郗姓家庭,分布也比较集中。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郑家镇前屯村也是郗姓人在明代迁徙遗留下来的一个村落,现有郗姓人家近100户,村中主要人口就是郗姓。在聊城市阳谷县石佛镇郗海村和庞楼村也分布了上百户郗姓人,其在一百年前是一个氏族的但不知是什么原因分家了。今陕西铜川市印台区郗家塬村全村200余户 几乎全部姓郗,最早是有郗氏先祖兄弟两个迁移至此繁衍至今。河北省黄骅市杨庄村、肃宁县郗家庄也有郗姓后人。山东邹平县五龙堂也有郗姓后人。贵州省大方黔西也有100余户,坐落于百里杜鹃。云南省曲靖也有数百户。安徽寿县众兴、双门均有几十户是几代前从山东迁移而来的。另河北省景县宋门村亦有数十户郗姓家庭。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寨里镇郗渔池村也有郗姓后人,大约有100余户。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东张孟乡留女固村亦有上百户郗姓家庭。天津市武清区白古屯镇稍子营村亦有郗姓。
山阳郡:西汉时的山阳郡在今山东省独山湖周围金乡县一带。东晋时的山阳郡,在今江苏省清江、淮安一带。
高平郡:西晋时将汉代原有的山阳郡改为高平郡。治所昌邑,在今山东省巨野县一带。
文成堂:晋时有郗鉴,博览经籍,耕田吟诗,不愿接受朝廷征召。后来封安西大将军,迁车骑将军。皇帝临死托他辅佐幼主,他为了保卫新立的少帝,平了约峻之难,晋升太尉,封南昌县公,卒后谥文成。
一、郗
郗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郗姓起源:
1、系自己姓。青阳氏之后,苏忿生支子封于郗(故城在今河南沁阳境),因以为氏。
2、傣、满等民族均有此姓。
郗姓名人:
郗鉴,晋时高平金乡人,历官车骑将军、司空加侍中。
郡望:山阳,高平,济南。
其他:
郗、郄二字已混,后人编书,多有出入。据《史姓韵编》、《万姓统谱》、《尚友录》,二姓虽并见,所收互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