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字义解释
雨yǔ yù(ㄩˇ ㄩˋ)
⒈ 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雨水。雨季。
⒈ 下雨,落下:雨雪。
和hé hè huó huò hú(ㄏㄜˊ ㄏㄜˋ ㄏㄨㄛˊ ㄏㄨㄛˋ ㄏㄨˊ)
⒈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⒉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⒊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⒋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⒌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⒍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⒎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⒏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⒐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⒑ 姓。
⒈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⒉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⒈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⒈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⒉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⒈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名字诗词来源
清代:纳兰性德 《采桑子》
雨亦寂寥 晴亦轻悄,惟怜孤影扫榭桥。
宋代:吴文英 《十二郎·垂虹桥》
记晓叶题霜,秋灯吟雨,曾系长桥过艇。
明代:王璲 《和韵虎丘游集》
深藏掞雨花,曲池幂烟蔓。
宋代:刘辰翁 《百字令》
匆匆和韵,寄长须去,傥以可教则教之。
宋代:白玉蟾 《茶歌》
带露和烟摘归去,蒸来细捣几千杵。
先秦:屈原 《离骚》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唐代:杜甫 《可叹》
王生早曾拜颜色,高山之外皆培塿.用为羲和天为成, 用平水土地为厚。
唐代:李白 《古风》
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
姓氏起源
夏姓主要源自:妫姓。
出于夏朝后裔,是姒姓主要分支之一。禹治理了水患,指导百姓兴修沟渠,发展农业,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舜封他于夏(今河南登封县东),後人為夏氏。武王克殷,建立周朝,分封诸侯,夏禹的后裔东楼公受封于杞國(今河南杞县),为杞侯。至简公时,被楚国所灭。杞简公之弟公子佗出奔鲁国,鲁悼公因其为夏禹的后裔,给予食邑,尊为侯爵,称为夏侯(复姓),其許多後裔,簡以夏为姓。
出自妫姓,是舜的后代,春秋时期,陈国陈宣公幼子公子夏,其孙以夏字命氏,称夏徵舒,后代遂为夏姓。
孔子弟子子夏的後裔。
各少數民族,如回族、满族、土家、蒙古族等族亦有夏姓。
当代夏姓的人口已达468万,为全国第55位大姓,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39%,从明朝至今600年夏姓人口由43万增到468万,增长了11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 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夏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近1 000年中夏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江西三省,大约占夏姓总人口的39%;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贵州、湖北、上海,这五省市又集中了28%。江苏为当代夏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夏姓总人口的15.4%,占省总人口的1%。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为中心,向西沿长江逐渐扩散的夏姓分布面。在最近600年期间,夏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朝间有了很大的区别,流动方向由东南部向西部、华东强劲的回迁,东南地区虽然仍为夏姓的中心地,但人口比重已经比顶峰时期减少了40%。
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于原吴、越地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辖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汉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会稽郡受督于扬州刺史部,时领二十六县,在今浙江省境内有十八县。东汉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分吴、会稽为二郡,会稽移治山阴(今浙江绍兴),有浙闽之地。西汉时期辖地在今江苏省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省大部份(仅天目山、淳安县西部小部分地区除外)、安徽省水阳江流域以东及新安江、率水流域一带及福建全省。三国时期孙吴国分设临海(今浙江台州)等郡后,其辖境缩小。西晋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以会稽地封骠骑将军孙秀,以郡为国,称会稽国。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平陈,省郡县,废会稽郡为越州,后又分山阴县置会稽县。清朝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移治到山阴县(今浙江绍兴)。民国时期合会稽、山阴二县为绍兴县。今为浙江省绍兴市。
会稽堂:以望立堂。据考因大禹葬会稽郡(今浙江绍兴)禹陵,少康中兴后,派庶子无余到禹陵,奉守禹祀。后人为纪念先祖,遂以“会稽”为堂号,这是夏姓人使用最广泛的堂号。
明德堂:是根据《左氏春秋》传曰“美哉禹公,明德远矣”而得名。
惜阴堂:乃由“禹治天下勤劳,爱惜寸阴”而得名。
平水堂:夏禹治水十三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水患终于被治平,舜把帝位让给了他。
秘书堂:秘书堂夏氏始祖,派名光庭,讳远,号三斗,唐肃宗上元间(公元760-761年)举进士第授秘书郎。后人为纪念先祖,遂以始祖官职为堂名,称“秘书堂”。北宋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参知政事夏竦即为夏光庭(夏远)九世孙。
正德堂: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夏氏先祖夏儒之女成为明武宗皇后,夏儒成为国丈,被明武宗封为庆阴伯。后人为纪念先祖,遂以明武宗年号“正德”为堂名,称“正德堂”。兴化夏氏家族即以“正德堂”为本族徽号。
一、夏xià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龙口、平邑,安徽之泾县,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鲜、蒙、回、彝、藏、水、壮、苗、土家、布依、傈僳等多个民族均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俱予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夏氏,亦曰夏后氏,姒姓,颛帝之后也。当尧之时,有洪水之患,使鲧治之,九载不成功,殛鲧于羽山,用其子禹为司空。治水有大功,舜以天下授之,是为夏后氏。今陕州夏县,禹之所都也。”《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注引《唐书·宰相世系表》云:“出自姒姓。夏禹裔孙东楼公封为杞侯,至简公为楚所灭。弟佗奔鲁,鲁悼公以其夏禹之后,给以采地,为侯,因以为氏。后去鲁之沛。分沛之谯,遂为郡人。”又,《姓氏考略》注引《姓谱》云:“夏后氏后,周封夏后于杞,其不得封者,以夏为氏。”
2、郑樵又注:“陈宣公之子少西字子夏,其孙夏舒以王父(字)为氏,是为陈(之)夏氏。”此当以王父字为氏,系出妫姓。(按:陈宣公之子少西,《中国姓氏大全》引作“陈宣公庶子子西”;《姓氏考略》、《姓氏词典》并引作“陈宣公庶子孑西”;夏舒,《姓氏考略》、《中国姓氏大全》并作“徵舒”;《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姓氏辞词》则并作“征舒”。
3、为蒙古族姓名所改。《续通志·氏族略》载:“明赐元人齐噜台姓名曰夏贵。”
4、或为夏侯氏所改。《姓氏词典》据《安化夏氏谱·叙》注云:“系夏侯氏所改。湖南安化夏氏,其先出于夏侯。”《中国姓氏大全》亦载:“(夏)为夏侯氏所改。今甘肃庆阳夏氏即是。”
5、回族之夏姓,则源于“摄思廉夏”。元皇庆间(1312——1313年)开才龙人不鲁罕丁到晋江清净寺主持寺务几达60年之久,享有124岁高龄,主持寺务时人们称他“摄思廉夏”,“摄思廉”即“伊斯兰”之别译;夏,汉意为长老、掌教之意。后不鲁罕丁即以夏为姓。其子夏敕,后裔有夏彦高、夏东升、夏日禹等。汉代有夏宽,武帝时阳城内史;南朝宋有夏赤松,会稽人,善弈;宋代有夏圭。
二、夏
夏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39%,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江苏、浙江、江西等省多此姓,三省夏姓约占全国汉族夏姓人口39%。
夏姓起源:
1、系自姒姓。禹治水有功,是为夏后氏,周封其后裔于杞,其不得封者,以夏为氏。
2、系自妫姓。春秋时陈宣公之庶子子西,字子夏,其孙征舒,以王父字为氏。
3、西夏人姓。
4、明时赐元人齐噜台姓夏名贵。
5、清满洲人姓。世居子街。今满族姓。
6、清嘉庆十三年,岭夷12地夷人归附,十六年改流更姓住牧,龙竹山头目姓夏。
7、台湾土著赛夏族哈也湾氏后改为夏氏。
8、土家、蒙古、回、佤等民族均有此姓。
夏姓名人:
夏区夫,春秋时陈大夫。
郡望:会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