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字义解释
昱yù(ㄩˋ)
⒈ 日光,光明:昱昱(明亮的样子,亦作“煜煜”)。
⒉ 照耀:“日以昱乎昼,月以昱乎夜”。
然rán(ㄖㄢˊ)
⒈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⒉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⒊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⒋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⒌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⒍ 古同“燃”。
名字诗词来源
宋代:魏了翁 《水调歌头》
佩珑璁,冠昱炝,组蝉联。
宋代:苏轼 《至真州再和二首其一》
老手王摩诘,穷交孟浩然。
唐代:韩愈 《南山诗》
勃然思坼裂,拥掩难恕宥。
现代:佚名 《食苦笋并序》
怅然去复返,痛定歌还哭。
清代:黄遵宪 《今别离》
飘然渡沧海,不畏风波危。
先秦:屈原 《离骚》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姓氏起源
贾姓主要源自:姬姓。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贾氏出自姬姓。唐叔虞少子公明,康王封之于贾,为贾伯,河东临汾有贾乡,即其地也,为晋所灭,以国为氏。晋公族狐偃之子射姑为晋太师,食邑于贾,亦号贾季。”贾姓形成的两支源头都源自于古代的“贾”地,即现在的山西襄汾县一带,因此有“山西贾氏”一称。
一支出于西周姬姓。周康王把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的小儿子公明封于贾地,建立贾国,号贾伯。因唐叔虞为周武王之子,所以贾国为姬姓国。前678年,晋曲沃武公夺取了晋地,唐改称为晋,贾国的领土被吞并。贾亡国后,其后裔子孙按当时的习惯“以国为氏”,即是贾氏。贾姓从此出现。
另一支是春秋时期,晋襄公把原贾国之地封给他父亲晋文公重耳时候的忠臣狐偃的儿子射姑,人称贾季。其后代以封邑名为姓氏,亦为贾氏。
先秦时期的贾氏,除在今山西省境内发展外,已有迁至今河南、山东者。后来,河南的贾氏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又衍生出许多支派。汉朝时期的贾姓,已有人迁至今陕西、甘肃境内。到了唐、宋时期,贾姓居民已播迁到江南的许多地方。约于清代,贾氏已有移居海外者。
从明朝以来600年中贾姓人口由25万激增到370万,增长了14倍多,贾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宋朝至此1000年,贾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V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当前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大约占贾姓总人口的45%,其次分布于山东、甘肃、黑龙江、四川、陕西,这五省的贾姓又集中了25%。河北居住了贾姓总人口的18%,为贾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北部豫冀晋、南部四川两块高比率贾姓区域。在600年期间,贾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人群流动是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强劲回迁,向西部加速流动。贾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冀豫晋、京津、内蒙古中部、山东大部、江苏西北角、安徽北部、湖北北部、陕西大部、甘肃中西部和南部、宁夏北部、辽宁西部、黑龙江北部,贾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57%以上,有的达到2%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3.2%,居住了大约62%的贾姓人群。在青海湖以东、长江以北的其他地区,以及新疆西北部,贾姓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在0.19%一0.57%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3%,居住了大约31%的贾姓人群。
武威郡: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以原匈奴休屠王地置郡,治所在武威(今甘肃省民勤东北)。元鼎后相当今甘肃省黄河以西、武威以东及大东河、大西河流域地区。东汉移治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十六国时前凉、后凉、南凉、北凉皆建都于此。
洛阳郡:治所相当于今河南洛阳。
长乐郡:北魏置郡,治所在今河北冀县。
临汾郡:隋朝置郡,治所相当于今山西临汾。
武威堂(以望立堂)、洛阳堂(以望立堂)、长乐堂(以望立堂)、至言堂(汉朝贾山,给朝廷奏本谈治乱之道,借秦的灭亡做比喻,著书名为《至言》)、孝友堂、维则堂、韫玉堂等。
韫玉堂:湖北均阳贾氏堂号。均阳是古地名,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韫:蕴藏,包含。玉:石之美者。在古代人们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以韫玉为堂号,期望贾氏家族能出现才智出众的人才。主要人物:贾洪诏,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官至云南巡抚。
一、贾(賈)jiǎ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广东之新会,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壮、彝、满、藏、土家、裕固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周同姓国),伯爵,康王封唐叔虞少子公明於此。同州有贾城,即其地。或言河东临汾有贾氏是也。为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此当系出姬姓。
2、郑樵又注:“晋既并贾,遂以为邑,故晋之公族狐偃之子射姑食邑於贾,谓之贾季,其后则以邑为氏。”此亦当系出姬姓。
3、藏族之贾姓,或分布於甘肃之天祝,由“贾义”省改,本部落名,以之为姓。
4、裕固族之贾姓,由贾勒各氏所改。“贾勒各”乃裕固族之户族名,或以代姓,后改单姓“贾”,盖取“贾勒各”之首音谐“贾”而得。汉代有贾谊,洛阳人;唐代有贾岛,诗人。
二、贾(賈)
贾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2%,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河南、河北、四川、山西等省多此姓,4省贾姓约占全国汉族贾姓人口61%。
贾姓起源:
1、系自姬姓。周康王封唐叔虞(武王之子、成王之弟)之少子公明于贾(故城在今山西临汾之贾乡),为周附庸,谓之贾伯,后以为氏。
2、晋灭贾国(参见上条),封与晋公族狐偃之子射姑,谓之贾季,亦称贾佗,其后以邑为氏。
3、女真人姓。女真部族中之贾氏自金时即世居永清,见《永清县志·贾澎传》。
4、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嘉佳氏后改为贾氏。今满族姓。
5、裕固族贾鲁各氏,汉姓为贾。
6、彝、苗、土家、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贾姓名人:
贾华,春秋时晋大夫。
郡望:武威,洛阳、长乐,临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