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字义解释
塔tǎ(ㄊㄚˇ)
⒈ 佛教特有的高耸的建筑物,尖顶,多层,常有七级、九级、十三级等,形状有圆形的、多角形的,一般用以藏舍利、经卷等:宝塔。佛塔。
⒉ 像塔形的建筑物或器物:水塔。灯塔。纪念塔。金字塔。塔楼。
⒊ 姓。
族zú(ㄗㄨˊ)
⒈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族规。族长。家族。
⒉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族。
⒊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族。
⒋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族。氏族。部族。
⒌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族。
⒍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族灭。
⒎ 聚合,集中:云气不待族而雨。
名字诗词来源
元朝:杨维桢 《八月五日喜雨,初阳台上作》
雷从葛仙井底起,雨自黄妃塔上来。
宋代:张蕴 《道场山》
塔向城中共,山从寺右多。
宋代:范成大 《横塘》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宋代:苏轼 《和子由渑池怀旧》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宋代:王安石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魏晋:张华 《鹪鹩赋》
色浅体陋,不为人用,形微处卑,物莫之害,繁滋族类,乘居匹游,翩翩然有以自乐也。
唐代:刘禹锡 《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
观津戚里族,按道侯家子。
唐代:杜甫 《示从孙济》
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
唐代:李白 《古风》
鸒斯得所居,蒿下盈万族。
唐代: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
枭族音常聒,豺群喙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