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tái tāi(ㄊㄞˊ ㄊㄞ)
⒈ 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⒉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⒊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⒋ 量词:一台戏。
⒌ 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⒍ 姓。
⒎ 桌子、案子:写字台。
⒏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⒈ 〔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县xiàn xuán(ㄒ一ㄢˋ ㄒㄨㄢˊ)
⒈ 行政区划单位,旧时属于州、府、道,现由直辖市、地级市、自治州等领导。
⒉ 姓
⒈ 古同“悬”。
宋代:张榘 《凯歌》 台躔光动银汉,神秀孕公侯。
唐代:张籍 《祭退之》 我官麟台中,公为大司成。
宋代:孙因 《越问·良牧》 前方台之月华兮,后蓬莱之云气。
元朝:杨维桢 《八月五日喜雨,初阳台上作》 敲门空过太史宅,曳杖却上初阳台。
唐代:杜甫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 老蒙台州掾,泛泛浙江桨。
清代:佚名 《林琴南敬师》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师读。
南北朝:江淹 《游黄檗山》 南州饶奇怪,赤县多灵仙。
唐代:李贺 《感讽五首》 县官骑马来,狞色虬紫须。
唐代:元稹 《望云骓马歌》 五六百里真符县,八十四盘青山驿。
魏晋:潘安 《西征赋》 汉六叶而拓畿,县弘农而远关。
桓姓主要源自:子姓、姜姓。
桓姓起源一
源于黄帝时的桓常,出自黄帝属臣桓常,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黄帝有一个大臣名为桓常,其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桓氏。
在史籍《路史·后五纪·疏仡纪·黄帝纪上》中记载:“黄帝即位也,适有云瑞,因以云纪百官,师长俱以云名。乃立四辅三公,六卿三少,二十有四官,凡百二十官有秩,以之共理,而视四民。命知命纠俗,天老录教,力牧准斥,冶决法,五圣道级,闚纪补阙,地典州络,七辅得而天地治,神明至……复岐下,见岐伯,引载而归,访于治道。于是申命封胡以为丞,鬼容区为相,力牧为将,而周昌辅之;大山稽为司徒,庸光为司马,恒先为司空。建九法,七相翌而下服度。犹且蛩蛩,常若备盗,豫若天令,令人知禁。风后善乎伏羲之道,以为当天而配上台;桓常审乎地利,以为常平,于是地献草木,乃述耕种之利;奢比辨乎东,以为土师,而平春,种角谷,论贤列爵,劝耕馌,禁伐厉;庸光辨乎南,以为司徒而正夏,种芒谷,修驰戒僇,发宿臧静,居农以戒力,以宛夏功,种房谷以应戊己之方;大封辨乎西,以为司马,玩巽禽,种遂谷,收谷荐祖,组甲厉兵,戒什伍以从事;后土辨乎北,以为之李,行冬断罪,种稜谷,劋剑伐木,乃劳农,始猎杀。”
按史籍中的记载,由于那位桓常“审乎地利”,具有丰富的地理物侯知识,熟悉作物生长规律,于是向黄帝讲述了土地耕种之利。这是一个协助黄帝促使人类从原始渔猎的蛮荒状态向农耕氏族社会转变的重要角色。但古史中没有关于他为官任职的更详细记载。
该支桓氏世系以及正确读音因年代久远,无法考证。部分桓氏族人仍奉黄帝大臣桓常为得姓始祖。
桓姓起源二
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子御说,属于以谥号为氏。作为谥号,“桓”字是“古之君子,卽戎忘身。明其果毅,尚其桓桓”之义,按古代《谥法》的规定:“辟土服远,克敬勤民,皆曰桓。”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期,宋国有个国君名叫子卿,原名叫子御说,是宋湣公(宋闵公)子捷之弟。
周庄王姬佗十五年(宋湣公十年,公元前682年),大夫南宫长万因受到君主戏弄和侮辱,忿杀宋湣公,立公子子游为君。其他诸公子借曹国军队反击,杀公子子游,立公子子御说为君,是为宋桓公。子御说宠妃甚多,生有七个儿子:子兹甫、子目夷、子三种、子四鱼、子五荡、子六鳞、子七肸。
周襄王姬郑元年(宋桓公三十一年,公元前651年)春天,子御说病逝。
宋桓公在位时期,克敬勤民,多次参加诸侯盟会,曾出兵援救郑国、邢国,安定周王室。因此他逝世后得到周王室赐予的谥号“桓”,历史上称为“宋桓公”。在宋桓公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桓氏。
在史籍《姓氏急就篇》中颜师古就注云:“宋桓公孙鳞矔为宋司徒,号曰桓子,因为氏焉。”
在史籍《唐书·宰相世系表》中也记载:“宋桓公之后向魋亦号桓氏。”
在史籍《姓纂》中亦记载:“又宋桓公之后向随,亦号桓氏。”
该支桓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
子姓桓氏族人皆奉宋桓公子御说为得姓始祖。其支庶子孙向魋,就以王父的谥号为氏。称为桓魋。该支桓氏正确读音作huán(ㄏㄨㄢˊ)。
桓姓起源三
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桓公,属于以谥号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襄公姜诸儿执政时言行多变、政令不信,国政混乱不堪。齐襄公有三个弟弟,分别是公子纠、公子小白、公子彭生。当时公子纠的老师管仲预感齐国将发生大乱,通知了好友鲍叔牙,于是诸公子们纷纷外逃,公子纠逃到外婆家鲁国,公子小白在老师鲍叔牙的保护下逃到了莒国。
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大臣连称、管至父伙同齐襄公的堂弟公孙无知弑杀了齐襄公,公孙无知自立为君。由于公孙无知曾施暴虐于大夫雍廪,第二年(公元前685年)春天,雍廪乘鲁庄公姬同派军伐齐国之机刺杀了公孙无知。一时间齐国无君,举国上下更加混乱。通过眼线得知此情况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俱连夜回赶,以争夺君位。当时,鲁庄公发兵护送姜小白的哥哥公子纠回国,并派管仲带兵堵截住了从莒国到齐国的路,两公子相遇,管仲一箭射向公子小白,结果射中了公子小白的衣带钩。当时公子小白假装中箭倒地而死,于是管仲派人回鲁国报捷。鲁庄公觉得公子纠没有竞争对手了,就慢慢地护送公子纠回国,过了六天才到齐国都城。而公子小白早已由鲍叔牙陪同,日夜兼程赶回齐国并由大夫高傒立为国君了。公子小白,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姜小白在位期间(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齐国国势发展到颠峰状态。
公元前643年10月7日,齐桓公被宠臣易牙、开方、竖刁三人软禁而饿死。
姜小白死后,得到了周王室赐予的谥号“桓”,后世称之为齐桓公。
在齐桓公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其谥号为姓氏者,称桓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并世代相传至今。
姜姓桓氏族人皆奉齐桓公姜小白为得姓始祖。该支桓氏正确读音作huán(ㄏㄨㄢˊ)。
桓姓起源四
源于少数民族改姓
源于乌桓(wán)族,乌桓原称“乌丸”、“古丸”、“乌延”,原与鲜卑族同为东胡部落。其族属和语言系属有突厥、蒙古、通古斯诸说,未有定论。史籍《后汉书·乌桓传》记载:“乌桓者,本东胡也。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桓山,因以为号焉。”《新唐书·回鹘传下》:“东 靺鞨,西 突厥,南 契丹,北 乌丸,大抵风俗皆 靺鞨 也。乌丸 或曰 古丸。”
西汉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匈奴王冒顿单于击败东胡,东胡人北迁至鲜卑山和乌桓山(乌丸山)定居,各以山名为族号,分别形成鲜卑人和乌桓人。乌桓山即现大兴安岭中部的东西罕山。乌桓族无文字,刻木为信。随水草放牧,以穹庐为室,常要向匈奴进贡,匈奴每岁向乌桓征收牲畜、皮革。
到了秦、汉之际,乌桓民族主要活动于饶乐水一带,其地东邻挹娄、夫余、高句丽等,西连匈奴,南与幽州刺史所部相接。
西汉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军大破匈奴,将匈奴逐出漠南,乌桓又臣属汉朝,南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驻牧,代汉北御匈奴。
东汉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46年),乌桓趁匈奴内乱之时进攻匈奴,把匈奴赶出大漠以南。东汉对乌桓优抚,允许乌桓人部分移居太原关内各地,驻牧于辽东属国。
东汉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乌桓又从五郡塞外南迁至塞内的辽东、渔阳及朔方边缘十郡,即今辽河下游、山西河北北部及内蒙古河套一带驻牧。乌桓在两汉时先后两次南迁,逐渐发展壮大,但受汉护乌桓校尉管辖,分成若干部落,各自为政,一直没形成统一的部落联盟。
东汉末年,辽东、辽西等地的乌桓大人趁乱称王。初平元年(190年),辽西乌桓大人蹋顿统一现辽宁一带的乌桓各部。
汉献帝建安十年(205年),袁绍在官渡之战之后败给曹操,其子袁熙、袁尚投奔乌桓蹋顿,形成残余势力。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战于柳城,斩蹋顿诸王,从此乌桓彻底衰落,地位为鲜卑取代。
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农历9月,曹操从柳城班师。此时雨水已经止息,滨海道可以通行了。曹操经此路返回,途经碣石,回想白狼山一战,意气风发,写下了豪情满怀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最后一句中的“幸甚至哉”,应该是曹操在征灭乌桓部落之后的真实感受。
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占领了乌桓之地,鲜卑与乌桓融合,鲜卑族于是有了乌桓氏。
乌桓族人在迁入北魏时,融入鲜卑族,其中有改汉字单姓为桓氏者,另外还有复姓桓侯氏、桓阿氏,史籍《姓氏寻源》中记载:“后魏桓阿氏,后改鹿氏。”其实,所谓“桓阿氏”就是《姓纂》中记载的“鹿桓阿氏”,实际上应当是“阿鹿桓氏”,这在《通志·氏族略》、《姓氏辨证》等其它史籍中皆有勘误,正确的应当是“阿鹿桓改桓氏”或“阿鹿桓改桓氏,阿鹿孤改鹿氏”方为正确。
五胡十六国时期,乌桓与各族杂居,形成“杂胡”。乌桓和匈奴的混血后代“铁弗”人赫连勃勃立国胡夏。
内徙的乌桓人后来因永嘉之乱,死于民族冲突。
唐朝时,嫩江以北有乌丸国,为乌桓后人所建立。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曾派兵征伐乌丸国,之后乌桓融入契丹、靺鞨等其他民族。形成一个名叫“桓赧氏”的部落,属于生女真,女真语称“桓散达”,以部为氏。在金世祖完颜·劾里钵统一女真诸部的过程中,“桓散达”被征服,并入女真统一体,成为后来完颜·劾里钵的儿子、金太祖武元皇帝完颜·阿骨打的附庸属下。到了金熙宗完颜亶执政时期,金国加速了封建化进程,期间大量接受汉文化,女真族桓赧氏在此过程中汉化省文为单姓桓氏。
据史籍《中华姓府》《姓氏寻源》记载:清代老满洲部族(女真族)桓泰氏,满语为wántai Hala,世居雅兰(今俄罗斯雅兰河流域),在满清时期为脱谱姓氏,族源不详,后并入满族八旗,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桓氏、泰氏等。满族人不与汉人通婚。
少数民族改姓的这些桓氏,正确读音均作wán(ㄨㄢˊ)。
桓氏在东周时期之前,为单一来源姓氏,源于轩辕黄帝大臣桓常,因年代过于久远,不在信史之内,故不可完全相信。在东汉之前,桓氏主要是来源于宋桓公和齐桓公的后裔。据《通志·氏族略》上记述,齐桓公的后裔,以桓公的谥号为氏。而宋桓公的后代,也称桓氏。北魏时,鲜卑族的部分乌丸氏亦改姓桓氏。
此外,《元和姓纂》和《魏书·官氏志》也都对桓氏的出处有考证文字。由此可见,古老的桓氏家族之中,有来自山东姜姓齐桓公之后,也有发祥于河南子姓宋桓公之后,更有一少部分为鲜卑族之后。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零七位门阀,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
当代桓氏族人分布地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桓坡村、商丘市柘城县、周口市鹿邑县山东省青岛市、东营市、潍坊市诸城市、临沂市平邑县北京昌平区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沧州市献县、石家庄市上海市嘉定区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南京市、苏州市相城区、宿迁市、扬州市宝应县、镇江市丹阳市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恩施州恩施市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福建省厦门市、泉州市安溪县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陕西省汉中市洋县、铜川市、咸阳市礼泉县辽宁省沈阳市、葫芦岛市、阜新市、鞍山市、本溪市、抚顺市、朝阳市北票市、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四平市怀德县与双辽县、松原市扶余县、公主岭市、松原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鹤岗市、绥化市、黑河市北安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云南省昆明市、大理白族自治洲贵州省贵阳市四川省雅安市重庆市重庆市
谯国郡,亦称谯郡。东汉朝建安年间(196年~220年),将沛郡
龙亢堂:东汉经学大师桓荣,齐桓公后裔,沛郡龙亢(今安徽怀远龙亢镇)人,东汉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汉光武帝刘秀请桓荣入宫教授太子刘庄,从此恩遇日隆,官至少傅,汉明帝时封关内侯。桓荣与子桓郁、孙桓焉教五位帝王经书,被誉为“三代御先生,五位帝王师”,在历史上成为美谈,龙亢桓氏由此出名。从此桓氏家族成为龙亢的望族。
龙亢桓氏历经东汉、三国、西晋、东晋三百六十多年,十一世都有文官武将在朝供职。桓荣十世孙桓温担任东晋大将军、大司马,领导了三次北伐收复中原的战争。末三代有十七位将军握兵权、守重镇,声势显赫。桓荣的第十一世孙桓玄,篡东晋自立为帝建立桓楚政权。公元404年,忘恩负义、吃里扒外的反贼刘裕进攻桓楚帝国,桓玄兵败,死于江陵。此后,大江南北桓姓灭嗣绝伦,被抄斩者众,侥幸活命者,或更名换姓或远逃他乡。
匡晋堂:晋朝桓氏有十一位将军(桓石秀、桓石虔、桓尹、桓冲、桓雄、桓云、桓涛、桓温、桓霍、桓谦、桓振)来匡扶朝廷,因称“匡晋堂”。
乐善堂
据田余庆先生《东晋门阀政治》所载:汉魏桓氏除了望出谯郡者外,还有《元和姓纂》卷五引应劭《风俗通》楚大夫桓思之后的桓,当即长沙临湘桓氏;还有《三国志·魏志·裴潜传》注引《魏略》所云冯翊甲族桓氏;同书同志《王粲传》所云安成令下邳桓威,等等,《文选》卷二八陆机《吴趋行》注引张勃《吴录》,吴八族中有桓氏。《三国志·吴志·士燮传》有交趾桓邻。《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引《蜀记》,谓西晋时扶风王司马骏有长史荣阳(今浙江荣阳)桓隰。桑世昌《兰亭考》卷一载修禊赋诗者有“荣阳桓伟”(张淏《云谷杂记》卷一,桓伟误作柏伟),则桓氏尚有荣阳一望。又,《隶释》卷二《东海庙碑》尚有南阳桓氏。
一、桓huá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黑龙江之嫩江县,辽宁之清原,山东之平邑、平度,河北之乐亭,山西之太原、晋城,陕西之韩城,湖北之武昌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黄帝臣有桓常,审地利,桓氏宜出此。”
2、郑樵注云:“姜姓,齐桓公之后,以谥为氏。”
3、又云:“宋桓公之后向魋亦号桓氏。”此亦以祖辈谥号为氏,系出子姓。
4、又云:“乌丸氏改为桓氏。”乌丸,北魏姓氏。似出自鲜卑。
5、《中国姓氏大全》称:“为桓侯氏所改。”
6、郑樵又云:“桓庭昌,唐上元中准制改为姜姓。”
二、桓
桓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桓姓起源:
1、相传黄帝之臣有桓常,审地利。桓氏宜出此。
2、系自姜姓。春秋时齐桓公之后,以谥为氏。
3、系自子姓。春秋时宋桓公之孙向魋称桓氏。
4、北魏时乌丸氏改称桓氏,见《魏书·官氏志》。
桓姓名人:
桓跳,春秋时齐大夫。桓贷,北魏太宗时乌桓人,执金吾,见《通鉴》。
郡望:谯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