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字义解释
佳jiā(ㄐ一ㄚ)
⒈ 美,好的:佳美。佳妙。佳句。佳作。佳音。佳节。佳境。佳期。佳人。佳丽(①美丽;②美女)。佳偶。佳酿。美酒佳肴。
怡yí(一ˊ)
⒈ 和悦,愉快:怡色(容色和悦)。怡声(语声和悦)。怡和。怡乐(lè)。怡神。怡悦。怡目(快意于所见,悦目)。心旷神怡。
名字诗词来源
宋代:方蒙仲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
玉英瑶圃美人家,宝璐琼芳兴绝佳。
南北朝:谢惠连 《雪赋》
歌曰缩:携佳人兮披重幄,援绮衾兮坐芳褥。
宋代:冯取洽 《贺新郎》
争讶金华佳父子,飞下蓬莱崑阆。
唐代: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高宴诸侯礼,佳人上客前。
宋代:卫宗武 《赠白湛囦》
祢刺倏在前,喜有佳士至。
唐代:贯休 《赠景和尚院》
怡然无一事,流水自汤汤。
唐代:来鹄 《圣政纪颂》
握管绝怡,当殿而立。
魏晋:陆机 《叹逝赋》
毒娱情而寡方,怨感目之多颜,谅多颜之感目,神何适而获怡。
宋代:范仲淹 《岳阳楼记》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魏晋:陶渊明 《桃花源记》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姓氏起源
扬姓主要源自:杨姓、姬姓。
扬姓起源一
出自土家族姓氏。
扬姓起源二
出自杨姓,汉代扬、杨不分,杨雄好奇,特自标新,易姓为扬。
扬姓起源三
源自姬姓,以国为氏。周康王六年(前1015),周康王封弟弟姬杼于扬(也作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姬杼是为扬(杨)侯。春秋时晋国灭扬(杨),扬(杨)国的后人以国为姓,成为扬(杨)姓。
扬姓起源四
源自另一支姬姓,以封地为氏。春秋时,晋武公灭扬(杨)国后,将地分封给了次子伯侨。公元前514年,伯侨后代被晋侯灭门。有一人逃至华阴,以祖先封地为姓,称为扬(杨)氏。
扬姓起源五
出自少数民族的汉姓。北魏时,莫胡氏改为汉姓单姓扬。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尤以吉林省多此姓。今扬姓居民主要聚居于江西上饶,山西长治、临汾等地。
扬姓,在全国约有人口88万,在各姓中排第296位,占全国人口的0.01%。
天水郡:西汉时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肃省通渭西北)。东汉一度改为汉阳郡,移治冀县(今甘肃省甘谷东南)。魏恢复天水原名。西晋移治上邦(今天水市)。隋唐天水郡即秦州。
天水、长扬。
一、扬(揚)yá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江西之上饶,山西之长治、临汾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并注其源:
1、“姬姓,周宣王子尚义,幽王时封为扬侯,为晋所灭,其后氏焉。”“或曰周景王之后。”“一云唐叔虞之后,至晋武公孙子齐;生伯侨归,周天子封扬侯。然传言虞、虢、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之国,为晋所灭,以为羊舌氏之邑,此其明也。扬雄《自叙》云:‘伯侨不知周何别也。’又云:‘晋武公子伯侨生文,文生突,羊舌大夫也。’又云:‘晋之公族食邑于羊舌,凡三县:一曰铜鞮,二曰扬氏,三曰平阳。突生职,职生子:赤、肸、鲋、虎、季夙。赤,字伯华,为铜鞮大夫。生子容;肸,字叔向,亦曰叔誉;鲋,字叔鱼;虎,字叔罴。号羊舌四族。叔向,晋太傅,食采扬氏。其地平阳扬氏县是也。叔向生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曰扬石。党于祁盈,盈得罪于晋,并灭羊舌氏。叔向子孙逃于华山仙谷,遂居华阴。’又有扬突,后周赐姓独孤氏,隋复本姓;又有莫胡卢氏改为扬氏。又,炀帝诛扬元感,改姓为枭氏。”综上所述,扬氏之源有三:
1、周宣王(或曰周景王)之后以国为氏,系出姬姓;
2、或出姬姓之羊舌氏:羊舌肸之孙扬石我以邑为氏;
3、北魏莫胡卢氏改为单姓扬。又,古扬、杨或通,后世分为两姓;又,或改为鲜卑姓独孤氏;或改为枭氏。汉代有扬雄、扬乌;宋代有扬无咎、扬避举;明代有扬光休,永乐举人。
二、扬(揚)
扬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尤以吉林省多此姓。
扬姓起源:
1、系自姬姓。周宣王之子尚,幽王时封为扬侯(扬,故城在今山西洪洞东南15里),其后以为氏。一说,春秋时霍、扬、韩、魏皆周同姓之国。扬为晋所灭,晋封与羊舌氏作采邑,有铜鞮、扬氏、平阳三县。汉时扬雄之祖出自周伯侨,以支庶食采于晋之扬,因氏焉。
2、土家族姓。
扬姓名人:
扬季,汉时庐江太守。
郡望: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