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於
峰
名字字义解释
於yú wū(ㄩˊ ㄨ)
⒈ 在。如:“生於某年”、“舟行於海”、“生於斯,長於斯。”
⒉ 給。《論語•衛靈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⒊ 向。《論語•學而》:“子禽問於子貢。”《明史•卷二•太祖本紀二》:“丙子,頒即位詔於天下。”
⒋ 對。如:“於心不忍”、“於事無補”。《論語•公冶長》:“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⒌ 到、至。《史記•卷二十九•河渠書》:“於吳,則通渠三江、五湖;於齊,則通菑濟之閒。”唐•柳宗元《捕蛇者說》:“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於今六十歲矣。”
⒍ 從、由。《老子•第六十四章》:“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褚公於章安令遷太尉記室參軍。”
⒎ 被,置於動詞之後,表示被動。《左傳•成公二年》:“郤克傷於矢,流血及屨。”《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傳》:“魏惠王兵數破於齊、秦,國內空,日以削,恐。”
⒏ 為、為了。《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齊使管仲平戎於周。”
⒐ 比,置於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禮記•檀弓下》:“苛政猛於虎也。”唐•李白《蜀道難》:“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⒑ 和、與、跟。《論語•子路》:“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宋•蘇軾《日喻》:“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於眇。”
⒒ 與、和,表示並列。《戰國策•齊策一》:“今趙之與秦,猶齊之於魯也。”《漢書•卷六十.杜周傳》:“況將軍之於主上,主上之與將軍哉!”
⒓ 依靠。三國•魏•曹植《當來日大難詩》:“廣情故,心相於。”唐•劉得仁《贈敬晊助教詩二首之一》:“便欲去隨為弟子,片雲孤鶴可相於。”
⒔ 位於句首的語氣詞,無義。《易經•繫辭下》:“於稽其類,其衰世之意邪。”唐•盧肇《漢堤詩》:“於惟餘甿,飢傷喘呼。”
⒕ 姓。如宋代有於清言。
⒈ “烏”的本字。《穆天子傳•卷三》:“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為群,於鵲與處。”郭璞•注:“於,讀曰烏。”
⒉ 表示感嘆、讚美的語氣。《詩經•周頌•清廟》:“於穆清廟,肅雝顯相。”《史記•卷二•夏本紀》:“皋陶曰:‘於!慎其身脩。’”
峰fēng(ㄈㄥ)
⒈ 高而尖的山头:山峰。峰巅。峰峦。高峰。险峰。
⒉ 形状像山峰的东西:驼峰。浪峰。
⒊ 最高处:登峰造极。峰年(自然界中某种活动达到高峰的年度)。
名字诗词来源
宋代:卫宗武 《赠白湛囦》
张鼓於越门,聊为岁月记。
宋代:陈藻 《题黄子正易轩》
忽於瓦下得易字,铸在小刀殊骇然。
清代:李瀚 《蒙求》
干木富义,於陵辞聘。
魏晋:曹操 《蒿里行》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宋代:王清惠 《满江红·太液芙蓉》
问嫦娥、於我肯从容,同圆缺。
唐代:权德舆 《发硖石路上却寄内》
莎栅东行五谷深,千峰万壑雨沈沈。
唐代: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
唐代:张绍 《冲佑观》
峰峦黛染,岩岫霞鲜。
唐代:王昌龄 《奉赠张荆州》
祝融之峰紫云衔,翠如何其雪崭岩。
宋代:杨友夔 《松江》
惟有江上峰,残年眼中青。
姓氏起源
闫姓主要源自:姬姓、芈姓。
闫(yán)姓,中华姓氏之一。闫,“阎”的简化字。阎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十位的大姓,人口492万多,占全国人口的0.24%。如今,闫氏族人分布广泛,尤以河南、山东、河北为多。
在历史上,经历了“阎”-“阎”-“闫”-“闫”的演化过程。其中“阎”为最繁体,“阎”为“门”简写为“门”而成,闫为阎的异体字,闫则为当今简化字写法,已经被阎姓家族广泛使用。
闫姓起源一
皆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姬昌后裔,当代《姓谱》载,分闫、阎二姓。闫姓是黄帝族的后代,在当代《百家姓》里,经过后世篡改以后,尤其是满清烧书、篡改古籍以后,闫字被解释成所谓阎字的简化字。在商朝,闫姓曾被神化 是超越统治阶级的族群,闫姓第17代族长曾封下五姓赐予周王,后周王将五姓赐予其五名后代 是为赵、陈、刘、张、王五姓并流传后世。
1、相传太伯的曾孙仲弈,被周武王姬发封在闫乡(河北易水一带),他的子孙因此就用闫作为自己的氏,从此称闫氏。
2、相传周昭王姬瑕的小儿子生下来时,手上就有一个闫字,因此被周康王姬钊封在闫城,他的子孙也以闫为氏,称闫氏。
3、出自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唐叔虞,建立了晋国,到晋成公的时候,晋成公封自己的儿子懿在闫邑(山西夏县一带),晋朝灭亡以后,他的子孙就有人用闫作为自己的姓氏,因此也姓闫。
闫姓起源二
源于芈姓,出自楚国王族伯玙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楚国有支系王族熊伯玙,他被封于闫邑(今湖北麻城),其后有大夫闫敖。在楚国灭权国之后,闫敖被封尹权,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闫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荆楚闫氏。
闫姓起源三
蒙古族阎氏在1955年以后多有讹写为闫氏者。
闫姓起源四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回族、土家族、壮族、苗族、傣族、高山族、黎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闫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闫氏,世代相传至今,在1955年以后讹写为闫氏。
一、闫(閆)yán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河北之景县、鸡泽,山东之鱼台、平度,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监利,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初见於《姓苑》。《姓氏考略》注云:音“盐”。《正字通》:《说文》有“閻(阎)”无“閆(闫)”;今《姓谱》分为三姓。山西、陕西多此姓。晋代有闫亨,怀帝时人;明代有闫肃,嘉靖举人;又有闫三聘,元氏县知县。
二、闫(閆)
闫姓分布:台湾、山西、陕西、四川等地均有此姓。
闫姓起源:
1、《说文》有阎而无闫。今《姓谱》分为二姓,见《正字通》。亦见《姓苑》。
2、瑶、保安等民族均有此姓。
闫姓名人:
闫亨,晋怀帝时辽西人。闫育,明时山西解县人,洪武中以礼部员外郎改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