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诗词来源
唐代:陆龟蒙 《杂讽九首》
致君非有书,乃是尧舜画。
宋代:周麟之 《郊祀庆成》
考典陈商辂,占祥察舜璿。
先秦:屈原 《离骚》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茞!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唐代:杜甫 《可叹》
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
唐代: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宋代:赵善括 《登坛作》
林鹤惯闻鑫磬舞,烟鸾疑认玉台飞。
姓氏起源
《姓纂》记载:“黄帝二十五子之一姓。”《路史》记载:“郑大夫食采依,因氏。”
依姓同殷(依声燕声颖声古音衣声)姓。”
满族汉姓依的有 依尔根觉罗,伊穆察,依拉里,缅依尔,扎思胡里,巴颜·..等等。
今东北多此姓,多来自满族。
一、依yī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及乐亭、山东之平邑及平度、辽宁之清原、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新疆之塔城、湖北之监利等地均有分布。汉、土、傣等民族皆有此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源不一:
1、《中文大字典》注引《国语·晋语》云:“(黄帝子)其有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
2、今傣族也有依“姓”。今云南之孟连及沿中缅边境一带有分布。“依”乃傣语“次子”之音译。傣族男子在未生育子女前其名子构成为“排行+名”,次子曰“依”,故其名为“依×”,遂有依汉习解其名子,以为姓“依”,名×。晋代有依虑。
二、依
依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依姓起源:
1、相传黄帝25子,其得姓者12,其中有依姓,见《国语》。
2、春秋时郑大夫食采于依,因氏,见《路史》。
3、非汉姓。晋时扶馀国(一作夫馀,故城在今吉林双城南)之裔有依氏。
4、清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有改为依氏者。
5、傣族姓。
郡望: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