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
忠
言
名字字义解释
忠zhōng(ㄓㄨㄥ)
⒈ 诚心尽力:忠心。忠诚。忠实。忠告。忠于。忠魂。忠义。忠贞。效忠。赤胆忠心。忠言逆耳。
言yán(一ㄢˊ)
⒈ 讲,说: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⒉ 说的话: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⒊ 汉语的字: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⒋ 语助词,无义: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⒌ 姓。
名字诗词来源
唐代:武翊黄 《瑕瑜不相掩》
缜密诚为智,包藏岂谓忠。
魏晋:潘安 《西征赋》
皇鉴揆余之忠诚,俄命余以末班。
宋代:辛弃疾 《六州歌头》
千载传忠献,两定策,纪元勋。
唐代:李白 《古风》
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
南北朝:江淹 《刘太尉琨伤乱》
荀息冒险难,实以忠贞故。
宋代:马俌 《水月亭》
魄死泽困与尔言,夜游倚声妮裳护。
南北朝:谢惠连 《雪赋》
雪之时义远矣哉!请言其始。
唐代:李山甫 《牡丹二首》
静女不言还爱日,彩云无定只随风。
宋代:释文珦 《惠莲峰诗以为谢》
寄我一诗辞缜密,言言皆自书中出。
唐代:元稹 《望云骓马歌》
色沮声悲仰天诉,天不遣言君未识。
姓氏起源
渊源三说:
(1)周公之子祭伯,亦称祭公,其后有茆氏(据《路史》),在目前茆姓已有的家谱资料里和古今口耳相传的信息中均没有此说,故无法证明。
(2)周公之三子之后有茆氏(据《姓源》),在目前茆姓已有的家谱资料里能找到类似的记载,但只是牵强之词,毫无根据,而祖先口耳相传的信息中亦无此说,故无法证明。
(3)茅氏之后改姓。(据芜湖《茆氏家谱》、宣城《宛东夹塘茆氏宗谱》)。
(1)江苏的茆姓主要分布在南京、连云港、盐城、扬州、泰州、宿迁、淮安、镇江、南通、无锡等十市,其他三市也少有分布。
(2)安徽的茆姓主要分布在合肥、芜湖、蚌埠、淮南、马鞍山、滁洲、马鞍山、滁州、六安、亳州、宣城等十一市,其他五市也少有分布。
(3)其他的茆姓主要分布在浙江长兴、贵州玉屏、河北卢龙、唐山、陕西榆林、延安、江西的九江、蕲春、景德镇等地。
郡望:汝宁。
绿野堂
一、茆máo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江西之奉新,安徽之泾县、贵池、霍山,山西之太原、大同,甘肃之徽县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归“上声”部,今多音máo。《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祭公后有茆氏。”或云茆氏即茅氏。祭公,周公之子。故此当系出姬姓。明代有茆鼎;又有茆志道,和州人,洪武初路阳知县;又有茆永庆,陕西佥事;又有茆钦,成化进士;清代有茆泮林;又有茆荐馨,康熙己未进士。
二、茆liǔ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引《路史》云:“祭公后有茆氏。”明代有茆永庆,山东人,洪武中陕西佥事。一音mǒu;《汉语大字典》音mǎo;《姓氏考略》则云:“即茅氏”。姑兼收。
三、茆
茆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茆姓起源:
1、周公之子祭伯,亦称祭公,其后有茆氏,见《路史》。
2、周公之第三子茅伯之后有茆氏,见《姓源》。一说,即茅氏。
茆姓名人:
茆钦,明时江苏溧水人,成化戊戌进士,历南京大理寺卿。
郡望:汝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