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诗词来源
宋代:方蒙仲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
玉英瑶圃美人家,宝璐琼芳兴绝佳。
南北朝:谢惠连 《雪赋》
歌曰缩:携佳人兮披重幄,援绮衾兮坐芳褥。
宋代:冯取洽 《贺新郎》
忆在蓉村新雨过,门外春流浩荡。
唐代: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雾雨银章涩,馨香粉署妍。
宋代:卫宗武 《赠白湛囦》
祢刺倏在前,喜有佳士至。
唐代:权德舆 《发硖石路上却寄内》
莎栅东行五谷深,千峰万壑雨沈沈。
唐代:李山甫 《牡丹二首》
嫚黄妖紫间轻红,谷雨初晴早景中。
唐代:元稹 《望云骓马歌》
天子蒙尘天雨泣,巉岩道路淋漓湿。
姓氏起源
据古书记载汉族檀氏姓源有三。《左传·成公十一年》:“昔周克商,使诸侯抚封,苏忿生为温司寇,与檀伯达封于河。”古代“河”之治所怀县,位于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第二种说法来自南宋郑樵撰《通志·氏族略》,认为檀氏因居住鲁国瑕丘檀城而自称“檀”氏:“齐公族有食瑕丘檀城,因以为氏。”同时指出,瑕丘在鲁而不在齐国,因此猜测:“或齐公族奔以鲁者。”第三种认为檀氏为姜太公后代。唐封演著《封氏闻见记·武监》记:唐朝开元十九年(731年)“置先师太公庙,京兆功曹卢若虚录太公之后姜氏等四十八姓,刻石为记”。但认为檀氏是姜太公后代的说法,除了传说,没有其他史料支持。
在上述三种说法中,檀伯达为周封侯一说,除了《左传》记载,还得到了考古发现的证实。1976年陕西临潼县出土了“武王征商簋”,因其主人是檀利,故被简称为“利簋”。利簋是已知西周最早的有铭文铜器,被誉为“西周第一青铜器”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利簋腹内底部铭文大意是:周武王在击败商纣的第七天,赏赐了有功的右史(一作“有司”)官檀利。檀利便用赏赐制作了用来祭祀祖先檀公的宝器,并铭刻了这一事件。根据利簋铭刻,过去有争议的“牧野之战”的年代能被确认为公元前1046年。
檀姓源出主要有三:其一,西周初,武王的大臣苏忿生、檀伯达受封于河内,有檀氏。其二,出自姜姓,以邑名为氏,春秋时,齐国公族有人食采于檀城,子孙以檀为氏。其三,古代鲜卑族姓氏。当今,檀姓在福建、河北、安徽、海南、浙江、北京、湖北等地均有。檀氏入闽始祖是檀满德,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入闽,原始住地是永泰文藻境,子孙分布福建各地。檀姓望居清河郡(今河北省清河至山东省临清一带)。
清河郡:①汉清河郡治清阳(今河北省清河东南)。东汉清河国治甘陵(今山东省临清东)。历代均置。北齐移治武城(今清河西北)。隋治清河,即今清河。隋唐为贝州清河郡。②南宋末置清河县,在今江苏省淮阴西南。后屡因河患迁移。清乾隆时移治清江浦。民国为淮阴县。今为淮阴市、淮阴县;3 高平郡
集礼堂
一、檀tán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河北之辛集、获鹿、乐亭、山东之昌乐、山西之太原、辽宁之清原、福建之清流、浦城、广东之吴川、广西之田林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据《左传》注云:“周克商,苏忿生与檀伯达封於河,檀姓始此。”
2、郑樵注云:“《姓纂》云:‘姜姓。齐公族有食瑕邱檀城,因以为氏。’然瑕邱鲁地也。或齐之公族奔于鲁者受邑乎檀耶?《礼记》鲁有檀弓,是其裔也。望出清河、平卢、高平。”此以邑为氏。
3、或与“单”(tán)同,《中文大字典》有载,其注“单”云:姓也,通作“檀”,《集韵》:“郑栎邑(按:‘栎’,或作‘轹’)大夫单伯。通作‘檀’。”
4、《姓氏考略》据《魏志》注云:“鲜卑亦有檀姓,檀石槐是也。”(按,“檀石槐”,人名耳,晋代率其族人始兴,遂分鲜卑为东西、中三部,遂有托跋、慕容、宇文诸大姓,未闻有以檀为姓者。姑收录以备考。)南朝宋有檀道济,征南大将军;宋代有檀固,熙宁进士;清代有檀萃,书法家。
二、檀
檀姓分布:安徽淮南、台湾、内蒙古鄂托克旗、包头、河北唐山、河南义马、湖南衡阳等地均有此姓。
檀姓起源:
1、周灭商后,苏忿生与檀伯达封于河内(故治在今河南沁阳),见《左传》。檀姓始此。
2、系自姜姓。春秋时齐大夫食采于瑕丘檀城(故城在今山东兖州北之檀乡),后因氏。
檀姓名人:
檀弓,战国时鲁人,善于礼。
郡望:清河、平卢、高平。
变化:今亦俗作〔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