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字义解释
羽yǔ(ㄩˇ)
⒈ 鸟的毛:羽毛。羽绒。羽书。羽衣。羽扇。羽族(指鸟类)。羽旗。羽檄(羽书)。
⒉ 鱼类或昆虫的翅膀,道教传说中指会飞的仙人:羽翼。羽翰(翅膀)。羽士(a.会飞的仙人;b.道士)。
⒊ 箭上的羽毛,借指箭:羽猎。
⒋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6”。
桐tóng(ㄊㄨㄥˊ)
⒈ 〔泡(pāo)桐〕落叶乔木,叶大,开白色或紫色花,木材可做琴、船、箱等物。
⒉ 〔梧桐〕见“梧”。
名字诗词来源
南北朝:谢惠连 《雪赋》
乱曰:白羽虽白,质以轻兮,白天虽白,空守贞兮。
魏晋:潘安 《西征赋》
萧收图以相刘,料险易与众寡;羽天与而弗取,冠沐猴而纵火。
唐代: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羽翼商山起,蓬莱汉阁连。
唐代:骆宾王 《帝京篇》
铜羽应风回,金茎承露起。
唐代:张绍 《冲佑观》
金房玉室,羽盖云輧。
唐代:李白 《古风》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
宋代:范成大 《破阵子》
泪竹斑中宿雨,折桐雪里蛮烟。
宋代:苏轼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南北朝:吴均 《与朱元思书》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宋代:曾几 《苏秀道中》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姓氏起源
丘氏,姜姓,姜子牙封于齐而都营丘,其支庶(支孙/子孙)居于营丘者,遂以丘为氏,世居扶风。开姓始祖丘穆公。又有丘林氏和丘敦氏并改为丘氏,虏姓也。
邱姓主要郡望有河南、吴兴。
河南、文庄等。
一、丘qiū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颇广: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大同,甘肃之徽县,黑龙江之嫩江县,湖南之芷江,广东之新会、乳源等地均有。汉族、畲族、朝鲜族有此姓。《姓氏考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引《风俗通》云:“齐太公封营丘,支孙以地为氏。”此之“齐太公”,当指姜子牙。此之营丘,即后来之临淄,齐都,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或云今山东昌乐有营丘故城。此以地为氏,系出姜姓。
2、《姓氏考略》又据《后汉书·乌桓传》云:“乌桓有丘氏。”
3、又据《魏书·官氏志》注云:“后魏丘敦氏改为丘氏。”
4、《中文大字典》注引《姓氏急就篇·丘氏》云:“陈有宛丘,居者以为姓。”
5、又云:“邾有丘弱,后亦为氏。”
6、又据《风俗通》云:“鲁左丘明之后。”或与“邱”同。汉末有丘俊;晋代有丘昂;唐代有丘为、丘悦;清代有丘开来,嘉庆时诗人。
二、丘
丘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4%。
丘姓起源:
1、系自姜姓。春秋时齐太公封于齐,而都营丘(故城在今山东昌乐东南),其支庶居于营丘者,遂以丘为氏,见《风俗通》。
2、春秋时鲁左丘明之后,见《风俗通》。
3、春秋时陈国有宛丘(故城在今河南雎阳境),居者以为氏。
4、春秋时邾国大夫丘弱之后有丘氏。
5、河南丘氏,为北魏时鲜卑姓丘敦氏、丘林氏等所改。
6、西秦时羌人有丘氏。西秦归善将军丘担,羌人。
7、汉初东胡别种乌丸部为匈奴冒顿所灭,余部奔乌桓山,以山为号,散处今冀、晋两省边外,乌桓部有丘氏,见《后汉书·乌桓部》。
8、畲族姓。
丘姓名人:
丘弱,春秋时邾大夫。
郡望:河南、吴兴。
变化:
1、汉以后因避孔名之讳,有改为〔��〕或邱者。
2、清雍正三年,颁诏尊师重道,先师孔子圣讳,理应回避,凡系姓氏,均加邑部为邱。
其他:
台湾省丘姓,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曾被迫改姓冈本、冈村、冈田等日本姓,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令仍改为丘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