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字义解释
滋zī(ㄗ)
⒈ 生出,长:滋生。滋芽。滋事。滋扰(骚扰生事)。潜滋暗长。
⒉ 增益,加多:滋养。滋补。滋阴。
⒊ 汁液,润泽:滋润。
⒋ 味道:滋味。
⒌ 喷射:往外滋水。
⒍ 浊:“何故使吾水滋?”
成chéng(ㄔㄥˊ)
⒈ 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⒉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⒊ 变为:长成。变成。
⒋ 可以,能行:成,就这么办。
⒌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成。
⒍ 够,达到一定数量:成年累(lěi )月。
⒎ 已定的,定形的: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⒏ 十分之一:增产三成。
⒐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成宋乱”。
⒑ 姓。
名字诗词来源
先秦:屈原 《离骚》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宋代:白玉蟾 《茶歌》
吾侪烹茶有滋味,华池神水先调试。
明代: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宋代:辛弃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先秦:佚名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南北朝:谢惠连 《雪赋》
既因方而为圭,亦遇圆而成璧。
唐代:元稹 《望云骓马歌》
功成事遂身退天之道,何必随群逐队到死蹋红尘。
唐代:陆龟蒙 《杂讽九首》
攫疏成特雄,濯垢为具美。
魏晋:潘安 《西征赋》
人度量之乖舛,何相越之辽迥!
考土中于斯邑,成建都而营筑;既定鼎于郏鄏,遂钻龟而启繇。
唐代:刘禹锡 《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
积涨在三秋,混成非一水。
姓氏起源
栗姓主要源自:风姓、子姓、李姓、宋姓。
栗姓为中国第249位大姓姓氏,人口大约有30万,占全国人口的0.024%。栗姓也是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北京、天津、安徽等地。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为当代栗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栗姓总人口的一半。
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道办事处新华村4、5、6组以栗姓为主,组成自然村。
栗(lì)姓来源有五:
栗姓起源一
《风俗通义》记载:栗姓源于风姓,是古栗陆氏之后。古代传说中,伏羲氏之后女娲氏即位,共封十二氏为诸侯,均为风姓。栗陆氏居北。栗陆氏之后有栗氏。
远古时代,经盘古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 、女娲氏以至神农氏,天下为十二氏: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庐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在炎黄古史传说体系中,排列在前的是伏羲(太皞系)、然后依次是神农(炎帝系)、轩辕(黄帝系)等等,至于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等,则是从伏羲氏到神农氏之间过渡的氏族人物,属于太皞系。容成氏和仓颉氏较晚)
据《易·系辞·疏》、《礼记正义》序、《帝王世纪》和《汉书·古今人表》等多种史料记载:“太昊庖羲氏没,女娲氏立为女皇,亦风姓,承庖牺制度, 女娲氏没,次有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芦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凡十五世,皆袭庖牺之号”。) 可见栗姓出自华夏最古老姓氏之一的栗陆氏,伏羲后人。
栗姓起源二
源于子姓。栗,商代古国(故地在今河南夏邑城关镇),后被周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子姓栗氏的历史约有3100年。
栗姓起源三
源于李姓,考证栗姓原姓为李,安史之乱爆发后,长安城中的唐玄宗李隆基西去蜀地,那时有一个李姓王孙与皇族走散,隐与渭河以北的一座山谷中,而后为敝人耳目,把李通为栗姓。
栗姓起源四
源于宋姓,古时有宋姓人躲避官府追杀改为栗姓。
栗姓起源五
源于满族,满族中也有栗姓。
历史上栗姓的迁徙与分布
宋朝时,栗姓大约不足1万人,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地区。明朝时,栗姓大约有2万6干人,主要分布于山西、陕西、山东,这三省栗姓大约占全国栗姓总人口的87%;其次分布于河北、河南、湖北、四川、湖南等地。栗姓第一大省是山西,大约占栗姓总人口的48%。
当代栗姓的分布与图谱
当代栗姓的人口大约有30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24%,为第二百四十九位大姓姓氏。从宋朝至今1000年中,栗姓人口增加率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为当代栗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栗姓总人口的一半;其次分布于河北、山西、安徽、陕西等地。栗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豫鄂晋、皖鲁大部、江苏北部、京津、河北大部、内蒙古中部、宁陕渝大部、川甘东部、湘赣桂北部,栗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6%以上,中心地区达到0.3%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9.6%,居住了大约72%的栗姓人群。在湘赣粤桂黔大部、重庆西南、甘肃南部、宁夏西部、青海东部、陕西西南角、浙江西北、安徽南部、江苏中部、山东东部、河北东北、辽宁大部、黑吉、内蒙古东部,栗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3%一o.06%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6%,居住了大约22%的栗姓人群。
一、栗lì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乐亭、黄骅、尚义、涉县,山东之昌乐、平邑,湖北之监利,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满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归“入声”部。郑樵注云:“栗陆氏之后。”以名为氏。栗陆,传说为古帝。战国时燕有栗腹,为将;汉代有栗融,齐人;唐代有栗锽;宋代有栗大用,神童,官南雄太守;明代有栗铭,弘治进士;又有栗应麟,嘉靖进士;清代有栗芳林,康熙癸丑进士。
二、栗
栗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9%,尤以河南、河北等省多此姓,二省栗姓约占全国汉族栗姓人口78%。
栗姓起源:
1、古帝栗陆氏之后有栗氏,见《风俗通》。
2、满族姓。
栗姓名人:
栗腹,战国时燕相。
郡望:江陵,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