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字义解释
振zhèn(ㄓㄣˋ)
⒈ 搬动,挥动:振动。振荡。振幅。振臂。振聋发聩(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⒉ 奋起,兴起:振奋。振作。振兴(xīng )。振振有辞。
⒊ 古同“赈”,救济。
⒋ 古同“震”,威震。
豪háo(ㄏㄠˊ)
⒈ 具有杰出才能的人:豪杰。英豪。文豪。自豪。
⒉ 气魄大,直爽痛快,没有拘束的:豪放。豪爽。豪迈。豪气。豪情。豪兴(xìng )。豪举。豪语。豪华。
⒊ 强横的,有特殊势力的:豪强。豪门。豪族。豪绅。巧取豪夺。
⒋ 古同“毫”,极小。
名字诗词来源
魏晋:潘安 《西征赋》
建佐命之元勳,振皇纲而更维。
宋代:辛弃疾 《六州歌头》
白鹭振振,鼓咽咽。
唐代: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郑氏才振古,啖侯笔不停。
唐代:李贺 《吕将军歌》
将军振袖拂剑锷,玉阙朱城有门阁。
唐代:李白 《古风》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唐代:元稹 《望云骓马歌》
当时项王乘尔祖, 分配英豪称霸主。
唐代: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进乏廓庙器,退非乡曲豪。
唐代:陆龟蒙 《杂讽九首》
羁维豪杰辈,四骇方少絷。
唐代:骆宾王 《帝京篇》
当时一旦擅豪华,自言千载长骄奢。
唐代:李贺 《啁少年》
长得积玉夸豪毅,每揖闲人多意气。
姓氏起源
臺(Tái,簡体字为台):风俗通:金天氏裔孙曰臺骀,其后氏焉,历来是常见姓。臺骀为少昊之苗裔,世为水官之长,颛顼封之于汾川,后遂以为汾水之神。亦有從澹臺姓簡化為臺姓。
台(Yí,繁体字同为台):亦作怡,本墨台(Yí)氏,避事改焉。历来是稀姓,与音「Tái」的臺姓不可混称。
台姓人分布较广,河南、北京、安徽、河北邯郸永年(台湾村)、河北邯郸成安(商城村)、湖北(潜江市铁匠沟乡,钟祥市旧口)、山东菏泽牡丹区马岭岗镇、定陶县城关镇、陈集镇、杜堂乡、山东诸城市百尺河镇(台家大村)、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河南省新野县五星镇(台庄村)甘肃省天水市、甘肃省庄浪县阳川镇台嘴村、山西省河津市(马家庄村)等均有台姓人居住。
(资料待补充)
山东诸城市百尺河镇台家大村几乎全部姓台。(台福果带领族人于明朝初年迁居于此)
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实验区台姓族群人数较多,其中瓦房村全村几乎全部姓台。
河北邯郸永年台湾村约半数姓台。
河北邯郸成安县商城村约半数姓台。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夏庄镇台家村全数为台姓。
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谷旦镇张连村全部为台姓。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阳川镇台嘴村大多为台姓。
一、台tái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度、昌乐、龙口、东平,山西之太原、大同,湖北之老河口,云南之河口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称:“骀氏后改焉。”而骀氏,“出自少昊氏台骀之后。”或称:“金天氏裔孙曰台骀,其后氏。”(《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注引《风俗通》)(2)为“臺”姓之简化,《中国姓氏大全》称:台、臺为二姓。现臺字简化为台。”一音tāi,又音yí,皆为姓。
二、台(臺)tái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台骀之后。”台骀,金天氏之裔孙,其后或以祖辈名为氏。遂有臺氏、骀氏。“臺”,今简化作“台”,原臺、台为二姓,今则合而为一了。汉代有臺修、臺崇;宋代有臺亨;元代有臺叔龄;明代有臺谦、臺献,皆任训导。
三、台yí
罕见姓氏。《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据《姓苑》注云:“出自墨台氏,去墨为台。”《中文大字典》注引《郑通志·氏族略》云:“亦作怡,本墨台氏,避事改焉。”墨台,或作“墨怡”、“墨夷”、“默台”、“默怡”、“默夷”。一音tái,为现行姓氏。明代有台元(按:或以“台元”姓tái。《姓氏词典》yí、tái两收,皆以“台元”为例;《中国姓氏大全》以“台元”为tái姓之例。)。
四、台tāi
现行姓氏。《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出有台氏之后。后稷母姜嫄,有台氏女,望出武功。”
2、或为“咍”姓分族,《中文大字典》注“咍”引《正字通》云:“《北史》有台氏,台,音‘胎’,与咍姓分为二。”一音tái,又音yí,均为姓,分别收录。元代有台克实;明代有台元;又有台鼎,长阳知县。
五、台
台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
台姓起源:源出有台氏之后。后稷母姜嫄,为有台氏女。
台姓名人:
台鼎,明时安徽当涂人,洪武中湖北长阳知县。
郡望:武功。
六、台
台姓起源:
1、源出墨台氏,因避事去墨为台氏,见《姓苑》。一作默台氏改台氏。
2、为骀氏所改。
台姓名人:
台宽,北魏时辽西郡守。
郡望:安平。
变化:一作怡。
七、台(臺)
台姓分布:台湾、安徽霍邱等地均有此姓。
台姓起源:少昊金天氏裔孙曰台骀,其后氏焉,见《风俗通》。
台姓名人:
台崇,东汉建安时侍中,为曹操所杀。
郡望:平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