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字义解释
梓zǐ(ㄗˇ)
⒈ 落叶乔木。木材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之用:梓器(棺材)。梓宫(皇帝的棺材)。
⒉ 治木器:梓人(古代制造器具的木工)。梓匠。
⒊ 木头雕刻成印刷用的木板:付梓(把稿件交付排印)。梓行(xíng )。
⒋ 指故里:梓里。桑梓。
⒌ 姓。
芯xīn xìn(ㄒ一ㄣ ㄒ一ㄣˋ)
⒈ 去皮的灯心草:灯芯(亦作“灯心”)。
⒈ 物体的中心部分:岩芯。矿芯。
⒉ 装在器物中的捻子:蜡芯儿(蜡烛的捻子)。引芯。
⒊ 蛇和羊的舌头:芯子。
名字诗词来源
唐代: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归诚慰松梓,陈力开蓬蒿。
唐代: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
世惟材是梓,人仰骥中骅。
先秦:屈原 《招魂》
铿钟摇簴,揳梓瑟些。
明代:徐祯卿 《在武昌作》
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
清代:顾炎武 《雨中至华下宿王山史家》
松阴旧翠长浮院,菊芯初黄欲照畦。
姓氏起源
怀姓主要源自:子姓、隗姓、芈姓。
怀氏也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姓氏。相传上古时期的中原地区有个部落叫无怀氏,那里民风淳朴,人民安居乐业,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是中国古代人理想中的社会。怀姓就是无怀氏部落的后人。又,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国时,曾把“怀姓九宗”赏给他做臣民,怀姓九宗的子孙也是怀氏。
怀(Huái 怀)姓源出有四:
1、出自子姓,以邑名为氏。据《中国姓氏大全》和《路史》载,春秋时宋国始祖微子启的后人以怀为氏。
2、出自隗姓,是出自中原北部少数民族赤狄人,以邑名为氏。西周初,周武王封文王子叔虞于怀邑(今河南省武陟县),后又把居住在晋国的“怀姓九宗”封赏给叔虞。这些臣民的后代就以怀为姓,称怀氏。
3、出自芈姓,战国时楚怀王的后人有怀氏。据《汉书·高帝纪》载,怀姓为楚国大族之一。刘邦建立汉朝后,曾下令把楚国昭、屈、景、怀、田五姓公族迁于关中。
4、出自无怀氏的后代。据《姓氏考略》载,上古中原地区有个部落叫无怀氏。那里民风淳朴,人民安居乐业,“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是古代理想中的社会。据说,怀姓就是无怀氏的后人。
怀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怀姓起源于上古周朝。周朝初年,周武王将一位叫叔虞的王族分封于唐国,把商族遗民“怀姓九宗”也赏赐给他做臣民,怀姓九宗的后代就是怀氏。一说后来叔虞被改封为晋邑的首领以后,叔虞的族人中,有些人就取原封地的怀字作为姓才形成了怀姓。还有一支怀姓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郑国。郑国的封邑有怀邑(今河南省武陟县一带),郑国有一大夫被封到那里,他的后代就以封地作为姓氏,成为另一支怀姓。到了春秋时候,宋国公族中,还有以祖上名字为姓而形成的怀姓,是怀姓的又一支起源。
今江苏连云港灌南新安镇,现居住约千人村落。在今山东滨州流坡坞镇怀家村,河北也散居一些怀姓。安徽省阜阳市苏屯乡怀楼、怀周庄等大都姓怀。湖北浠水县茅江乡张家湾,怀家上湾。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怀溜村和怀楼也分布有千人村落。
河南郡:秦朝时名三川郡,汉高帝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辖二十二县。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
“湖南堂”等。
一、怀(懷)huái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黑龙江之嫩江县,山东之龙口、东平、鱼台、平度、平邑,河北之围场,山西之长治、晋城,甘肃之酒泉,湖北之武昌,湖南之芷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无怀氏之后。”无怀氏,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名,此当以名为氏。
2、《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微子后有怀氏。”则此当系出子姓。
3、其据《汉书·高帝纪》注云:“楚国姓,汉高帝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疑此之怀氏,楚怀王之后,以谥为氏,系出芈姓。望出河内。
二、怀(懷)
怀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怀姓起源:
1、古帝无怀氏之后。
2、周成王以商民大姓封诸侯,以怀姓九宗赐唐叔。一说,宋微子之后。又,宋大夫皇怀之后,见《姓苑》。
3、系自芈姓。楚怀王之后,以谥为氏。又,汉高帝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于关中。
怀姓名人:
怀叙,三国时吴国尚书郎。
郡望: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