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xīn(ㄒ一ㄣ)
⒈ 散布很远的香气:馨香。如兰之馨。
⒉ 喻长存的英名:垂馨千祀。
⒊ 助词,作用同“样”:宁馨(这样,如此)。宁馨儿(原意是“这样的儿子”,后用以赞美孩子或子弟)。
乐lè yuè yào lào(ㄌㄜˋ ㄩㄝˋ 一ㄠˋ ㄌㄠˋ)
⒈ 欢喜,快活;快乐。乐境。乐融融。乐不可支。其乐无穷。乐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乐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⒉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乐。逗乐。
⒊ 对某事甘心情愿:乐此不疲。乐善好(hào )施。
⒋ 笑:这事太可乐了。
⒈ 声音,和谐成调的:音乐。声乐。乐池。乐音(有一定频率,和谐悦耳的声音)。乐歌(①音乐与歌曲;②有音乐伴奏的歌曲)。乐正(周代乐官之长)。乐府(原是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乐府”)。
⒉ 姓。
⒈ 喜好、欣赏。用于文言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⒈ 地名用字: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
唐代: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雾雨银章涩,馨香粉署妍。
唐代: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王刘美竹润,裴李春兰馨。
唐代:贺知章 《雍和》 惟德惟馨,尚兹克遍。
唐代:李白 《古风》 秀色空绝世,馨香竟谁传。
宋代:晁端礼 《黄河清》 君王寿与天齐,馨香动上穹,频降嘉瑞。
唐代: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鹿鸣验食野,鱼乐知观濠。
魏晋:潘安 《西征赋》 尔乃越平乐,过街邮;秣马皐门,税驾西周。
宋代:辛弃疾 《六州歌头》 伴皇家快乐,长在玉津边。
唐代:刘禹锡 《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 兴酣更抵掌,乐极同启齿。
先秦:佚名 《菁菁者莪》 既见君子,乐且有仪。
厉姓主要源自:姜姓。
厉姓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远古时期炎帝神农氏,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
远古帝王炎帝神农氏,亦称厉山氏。
在史籍《风俗通》中记载:“厉山,古列山氏之后,一曰厉山氏,即连山氏。又即烈山氏,即炎帝神农氏也。”
相传,炎帝为上古时姜姓部族联盟的首领,是少典娶有蟜氏之女而生,原居于姜水流域,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炎帝出生于烈山,故号烈山氏。
烈山又称列山、厉山、连山等,故而炎帝又称列山氏、厉山氏、连山氏。
在神农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称号为姓氏者,称厉山氏,后省文简化为字单姓厉氏、山氏,以及列山氏、连山氏、烈山氏等等。
厉姓第二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西周时期周宣王姬静执政时齐国君主齐厉公,属于以谥号为氏。
周宣王姬静执政时期,在齐国君主齐厉公姜无忌执政时期(西元前824~前804年),昏愦暴虐,时常滥杀无辜,齐国上下人等皆痛恨之,于是在周宣王二十六年(齐厉公二十年,西元前804年),众大夫联络胡公姜静之子杀死了齐厉公。
在那场动乱中,胡公姜静之子亦皆战死,齐国人遂拥立齐厉公之子姜赤即位,是为齐文公。齐文公一上台,便把参与弑杀齐厉公的七十余名大小大夫全部处死。
齐厉公被杀后,周宣王赐其谥号为“厉”,以贬戒其政,史称齐厉公。在齐厉公的嫡、庶子孙中,皆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厉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厉氏正宗。
厉姓第三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西周时期诸侯国厉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周朝时期,有个诸侯国厉国,在史籍《古今姓氏书辩证》上记载,厉国所在地在今湖北省义阳县县北之厉乡。
到了西周中期,厉国改名为赖国。
国人中有以先国名为姓氏者,称厉氏。
厉姓第四个渊源:源于改姓,出自三国时期孙吴国宗室孙秀,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三国时期,孙吴国的第四代君主孙皓执政,由于他厌恶宗亲大都督孙秀,屡屡欲加以谋害,因此孙秀在孙吴建衡二年(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六年,西元270年)农历9月,被迫逃奔晋武帝,并携走不少军队,因此孙皓忿而改其姓氏为“厉”。
在孙秀的后代中,留在江东的所有族人皆因此成为厉氏,世代相传至今。
厉姓第五个渊源:李姓改为厉姓。出自唐时期宗室李晋,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
唐朝神龙元年(西元705年),唐中宗李显夺取了武则天的位置即位,恢复了大唐国号,唐中宗去世后,韦后立温王李重茂为新唐帝,是为唐少帝。于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与其姑母太平公主发动政变,诛杀了韦后,唐少帝被迫逊位,相王李旦即位,是为唐睿宗。
李隆基以除杀韦后之功被唐睿宗立为太子。
唐延和元年(西元712年)农历8月,唐睿宗传位于太子,自己退为太上皇。李隆基即位,改元先天,是为唐玄宗。不久,太平公主又欲废唐玄宗,扶立新兴王李晋。李隆基乃与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大臣、宦官于 唐先天二年(西元713年)赐死太平公主,诛杀新兴王李晋,其后蔓抄尽诛其余党,改元为“开元”。唐玄宗开元年间 土地兼并盛行,农民逃亡日多,唐王朝内部致命的社会政治危机也已经伏下,随后爆发安史之乱
李隆基登基为唐玄宗后,诏令将新兴王李晋及其族人皆改姓为厉氏,且世代不准其恢复李氏。此后,该支李唐宗室族人皆称厉氏,世代相传至今。
厉姓第六个渊源:出自蒙古族,出自蒙古郭尔罗斯氏族,属于以宗教信仰汉化为氏。蒙古族郭尔罗斯氏族,是元朝时期豁罗剌思氏的分支后裔,世居沾河(今吉林省双阳河流域)、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科尔沁(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等地,后有满族引为行时者,满语拼音为Gorlos Hala。在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郭尔罗斯氏族多改汉字姓为厉氏、郭氏、高氏等。
蒙古族、满族厉氏的来源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在历史上,蒙古族郭尔罗斯前旗喇嘛庙里,每年农历1月都要举行祭拜足戒比丘(弥勒佛)的麦德尔经会,农历6月要举行祭拜上师(喇嘛)的伊日乃经会。在这两次经会中的农历1月7~8日、农历6月14~15日,都要举行“查玛舞”,即俗称的“跳鬼”庙会。所有喇嘛庙附近的各族群众都特地来赶庙会,以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查玛舞演出。
关于“查玛舞”的起源有多种传说,其中居主流的一种传说是:
古时候,有一个生性残暴、无恶不作的国王,名叫郎达尔玛,他所杀的人血都流成了河,国人都想杀死这个暴君。
莫日根知道郎达尔玛喜好观赏舞蹈,他就化装成艺人,进宫去跳舞。郎达尔玛看他跳得滑稽可笑,不时抬头狂笑。莫日根杀死了这个暴虐的国王。
后来,人民为了纪念莫日根,也为了祈福消灾,就跳起了化装的查玛舞。
查玛舞后来随着藏传佛教传入辽东地区的吉林、辽宁、黑龙江流域。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农历3月,康熙大帝巡视吉林乌拉,极力提倡喇嘛教。之后,慢清政府拔专款在今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修建了“德寿寺”、“广庆寺”,从此,喇嘛教和查玛舞进入辽东。
查玛舞属于“傩文化”范畴,舞者头戴假面。查玛舞一般有七十人、五十人两种,扮演的人物共分为八组:第一组是二十一度母(蒙语“达喇额客”),第二组是鹿神(蒙语“宝格”),第三组是海螺神(蒙语“阿斯尔”),第四组是八部鬼众(蒙语“额尔伯亥”),第五组是四厉鬼(蒙语“都呼莫”),第六组是七煞神(蒙语“道格失得”),第七组是阎王(蒙语“额尔勒格汗”),第八组是老翁(蒙语“额布根”)。
查玛舞不仅祀神,也娱人,是一种历史悠久、兼备宗教、文化、娱乐性质的民俗歌舞,曾在蒙古族居住地区广为流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查玛舞逐渐消失。
蒙古族的查玛舞者,大多为世袭,在“都呼莫”舞者中有以角色为姓氏者,称都呼莫氏,汉字义就是“厉鬼氏”,后文化上汉化省改简化为单字姓厉氏,世代相传至今。
从厉姓的分布来看,山 东、浙 江一带居多,辽宁、江苏也有,湖北的随州不知道有没有。衡阳的厉姓应该是属于散落在外的一支,像其他散落在全国各地、繁衍生息的厉姓氏族一样。我的先祖是属于四种厉姓起源的哪一支?他是何年何代来到衡阳的?史料已经失传,无从考究,只是小时候听族内的老辈人传说过,先祖是躲灾避难来到衡阳这个地方的,我的先祖带领他的十个彪悍的儿子,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衡阳这个地方落地生根,繁衍了整个氏族,建立了厉家村。从资料上看,衡阳厉姓应该与浙江舟山一带的厉姓不是同支,因为辈分排行对不上号。在浙江舟山一带的厉姓的辈分是按一首百字诗排行的。得姓自齐始 家声著景阳 鹜州分派远 甬上衍流长 鸣鹤锺奇胜 迁莺卜允臧 先猷诚可念 后嗣益宜昌 农田时勤业 儒林日漱芳 敦伦思秩叙 报本奉承尝 勋名垂竹帛 行谊表圭璋 保世须诒款 延庥定发祥 云乃皆蔚起 谱牒纪辉煌 这里面没有我们衡阳厉姓的“万选文章,硕彦英俊”,所以可以推断,我的先人应该不是出于这一支。浙江舟山一带的厉姓的“百字行诗”的头四句,可解释为:“厉”家的姓字,起源于(鲁)齐之国(山东),厉家人的名声,在景阳地方上是很著名的。厉姓分派在鹜州(金华)以及“衍流长”于“甬上”(宁波),这一支应该是姜子牙的后人。从地域来看,衡阳距湖北最近,衡阳厉姓有可能始于厉国,但我也没有找到史料记载。衡阳的厉姓也有可能是三国孙秀或是唐代新兴王李晋的后人,都有可能,这两支的厉姓氏族是叛逆的,是被欺压的,是受到歧视的,显然,他们的命运是艰难的。我个人推断我们衡阳厉姓,应该是海曲厉氏的一支。据载,“海曲厉氏,在今天的山东日照,有二十多万人口,远祖从北宋年间迁到到南方以后,又在明洪武年间迁到山东的日照,海曲的厉祖厉胜”。我的先祖或许就是在海曲厉姓北迁的时候留下来的,或许在北迁的路上分离出来的。而且我推断“海曲厉氏”应该是唐新兴王李晋的被唐玄宗强迫改为厉姓的后人。由于受到歧视,四处颠簸流离,才有举族迁移的举措。由此推断,衡阳的厉姓,应该是海曲厉姓的一支,是李晋的后裔
范阳郡:三国魏文帝黄初七年(226年)将涿郡改为范阳郡,在今河北省涿县及北京市昌平县、房山县一带。
南阳郡:秦代始置,汉承秦制,仍设南阳郡,郡治宛,下辖三十六县。东汉以其特殊的政治地位而呈现出经济、文化大都 会的面貌。
半树堂:宋朝厉元吉,号“半树”,做乌程尉,后回家隐居。元朝访问宋朝旧臣,元吉跑到湖里、海里,去藏,到了白头才回家,坚决不做侵略者的官。
此外,厉姓的主要堂号还有:“佛子堂”、“南阳堂”、“三槐堂”、“思永堂”等。
一、厉(厲)
厉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厉姓起源:
1、炎帝厉山氏之后。
2、系自姜姓 。春秋时齐厉公之后。
3、古厉国在义阳随县(今湖北随州)北之厉乡,子孙以国为氏,见《风俗通》。
4、三国时吴之宗氏,夏口都督孙秀,见恶于吴主孙皓,遂奔晋,孙皓追改孙秀之姓为厉氏,见《三国志·江表传》。
5、唐宗室新兴王李晋参与太平之谋,被诛,改姓厉。
厉姓名人:
厉温敦,汉时义阳侯。
郡望:范阳。
变化: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