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诗词来源
南北朝:谢惠连 《雪赋》
相如未至,居客之右。
唐代:武翊黄 《瑕瑜不相掩》
半曾光透石,未掩气如虹。
唐代:元稹 《望云骓马歌》
上前喷吼如有意, 耳尖卓立节踠奇。
唐代:陆龟蒙 《杂讽九首》
红蚕缘枯桑,青茧大如瓮。
魏晋:潘安 《西征赋》
心战惧以兢悚,如临深而履薄。
先秦:屈原 《招魂》
蛾眉曼睩,目腾光些。
清代:李瀚 《蒙求》
曼容自免,子平毕娶。
姓氏起源
1、以官职名称为姓。相传黄帝有个儿子叫挥,因制造弧弓(即弓箭),被封于张,其后遂为弓氏和张氏。后来主管制造弓弩的官叫弓正。其子孙后代也以弓为姓,称弓氏或以“弓正”为氏。
2、起源于春秋时期,出自公孙氏。鲁国有公孙婴齐,曾随鲁国国君成公攻打宋、郑二国,因立有大功,受封世代为鲁国大夫。婴齐字叔弓,其后便以祖字为姓,遂成弓姓。《通州·氏族略》云“弓氏,鲁大夫叔弓之后。”故弓氏后人奉叔弓为弓姓的得姓始祖。
3、源于官位,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弓姓与弓箭有关。出自古代官吏的秫弓,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秫弓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或职业称谓为姓氏者,称弓氏。
4、源于官位,出自商、周时期官吏弓父,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弓父,是西周时期设置的一种专职负责计量衡的官吏。在弓父的后裔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为弓氏、史氏、射氏。
5、源于官位,出自南北朝时期北周官吏弓工中士,是南北朝时期北周政权仿照周礼设置的一种官位,专职负责掌管弓弩、甲胄、器械、旌旗、刀剑、御镫等的制作,其后裔子孙多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称弓氏。
6、源于官位,出自唐朝时期官吏弓箭库使,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隶属于东班诸司使管辖,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弓氏、寂氏、箭氏。
7、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巴哩氏,亦称巴拉氏、伯力氏,汉义“弓、豌豆”,居内蒙古东部通辽、吉林西部、黑龙江南岸下游等地。多冠汉姓为巴氏、弓氏、博氏。
8、源于赫哲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满族波勒氏,汉义“弓”,是十分古老的老满洲部族之一。该部族有四个小分支,世居黑龙江下游入海口、库页岛地区。清朝晚期以后,赫哲族、满族波勒氏多冠汉姓为弓氏、薄氏、柏氏。
河南省郑州市、平顶山市、南阳市、焦作市、濮阳市一带;
山西省太原市、原平市、运城市、寿阳县、蒲县、灵石县一带;
辽宁省建昌县、凌源市一带;
陕西省武功县、白水县、吴堡县一带;
内蒙古蒙古族自治区一带;
北京市一带;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张家口市一带;
江苏省宝应县、靖江市、常州市、南京市一带;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一带;
黑龙江省肇庆市一带。
黑龙江省林口县一带靠山村一带
黑龙江省鸡西市一带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弓家河村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弓家庄村
《郡望百家姓》上记载:弓氏望出太原郡,秦庄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初置。相当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
“光禄堂”:汉朝弓祉,官光禄勋。
一、弓gō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获鹿、辛集,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甘肃之徽县、舟曲,福建之清流,广东之清远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黄帝子挥造弧矢,受封於张,后为弓氏、张氏。望出太原。”
2、郑樵注云:“鲁大夫叔弓之后。”叔弓为鲁宗室,其后有弓氏、弓如氏。此以鲁人名为氏。系出姬姓。
二、弓
弓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万分之一。
弓姓起源:黄帝之子挥,造弧(木弓)矢,受封于张,后有弓氏、张氏。春秋时鲁大夫叔弓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见《风俗通》。朝鲜族姓。
弓姓名人:
弓祉,汉时光禄勋。
郡望:太原、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