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诗词来源
唐代:元稹 《望云骓马歌》
忆昔先皇幸蜀时,八马入谷七马疲。
魏晋:潘安 《西征赋》
忆江使之反璧,告亡期于祖龙。
宋代:冯取洽 《贺新郎》
遣儿曹、策马郊迎,老怀欣畅。
唐代: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国须行战伐,人忆止戈鋋. 奴仆何知礼,恩荣错与权。
唐代:薛能 《杂曲歌辞·杨柳枝》
终忆旧游桃叶舍,一株斜映竹篱门。
唐代: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孤赏诚所悼,暂欣良足褒。
宋代:周麟之 《郊祀庆成》
自欣千载遇,叨贰六卿联。
唐代:李白 《古风》
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
近现代:蔡邕 《述行赋》
见阳光之显显兮,怀少弭而有欣。
姓氏起源
前期
始于春秋,以封地名为姓,是晋大夫邴豫的后代。据《通志》载,邴是春秋时的一个城邑,故城址在今河南成武县东。晋国大夫邴豫的封地就在邴,他的后代遂用祖先的封地“邴”作为自己的姓氏。后来也有的省文去掉邑字旁,以“丙”为姓,称丙氏。在古代,丙和邴是通用的,故邴也作丙,邴、丙姓同源。
中期
出自春秋时期,以封地为姓,是齐大夫邴鸀的后代。据《通志》载,邴,又名祊,是春秋时祭祀泰山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费县东。齐大夫邴鸀的封地就在那里。他的子孙后代,就以邴为姓,称邴氏。在古代,邴氏的望族大多出自于鲁国(后改鲁郡,亦称鲁国郡)。
发展
出自赐姓,汉代名将都御李陵之后。南北朝时,李广的后代归顺魏国,魏帝在邴殿接见了他们,赐姓丙氏,因而姓丙。在古代,丙和邴是通用的,所以李广的后代也称邴氏。
据《姓氏考略》记载,邴氏望出鲁国。《郡望百家姓》记载:邴氏望出平阳郡。
鲁 国: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将秦朝原有的薛郡改为鲁国。三国魏及晋代改为鲁郡。相当于今山东省曲阜、泗水一带。
平阳郡:三国魏正始八年(公元247年)将河东郡分出一部设置平阳郡。在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一带。
操尚堂:后汉邴原,尚操守(行事以节操为第一)。黄巾兵起,邴原率全家入海,住在郁州山中。孔融想推荐他当官,他不干,又躲到辽东。到辽东因慕他的名来的,一年里有几百家。后来邴原做了五官将长史,他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
一、邴bǐng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较广:今北京,内蒙古之乌海,辽宁之清原,山东之鱼台、东平、平度、龙口,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甘肃之酒泉,河北之辛集,新疆之布尔津等地均有。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郑樵注云:“亦作‘丙’。晋大夫邴豫食邑于邴,因以为氏。齐亦有邴邑,而亦有邴氏。”此当以邑为氏。《姓氏考略》则云:“一作‘祊’。泰山下邑,居此者以为氏。望出鲁国。”
二、邴bìng
《姓氏词典》引《五方元音》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春秋时鲁大夫有邴泄。”。姑兼收。
三、邴
邴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邴姓起源:
1、春秋时齐大夫食采于邴,因氏。齐邴邑在泰山下(故城在今山东费县东南),居此者以为氏。
2、春秋时晋大夫邴豫采邑,因氏。然此说不可信。
邴姓名人:
邴歜,春秋时齐人。邴汉,汉时太中大夫,琅邪人。
郡望:平阳、鲁国。
变化:
1、亦作丙。
2、唐时应公邴粲与高祖有旧,以其姓犯庙讳,赐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