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zǐ(ㄗˇ)
⒈ 落叶乔木。木材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之用:梓器(棺材)。梓宫(皇帝的棺材)。
⒉ 治木器:梓人(古代制造器具的木工)。梓匠。
⒊ 木头雕刻成印刷用的木板:付梓(把稿件交付排印)。梓行(xíng )。
⒋ 指故里:梓里。桑梓。
⒌ 姓。
秦qín(ㄑ一ㄣˊ)
⒈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陕西省和甘肃省一带:朝(zhāo )秦暮楚。秦晋之好。秦楼楚馆(旧时指妓院)。
⒉ 中国朝代名:秦代。秦镜高悬(喻法官判案的公正严明。亦称“明镜高悬”)。
⒊ 中国陕西省的别称。
唐代: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 别怨秦城暮,途穷越岭斜。
先秦:屈原 《招魂》 铿钟摇簴,揳梓瑟些。
明代:徐祯卿 《在武昌作》 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
宋代:柳永 《法曲献仙音(小石调)》 追想秦楼心事,当年便约,于飞比翼。
清代:郑燮 《念奴娇桃叶渡》 桥低红板,正秦淮水长,绿杨飘撇。
唐代:李白 《古风》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南北朝:江淹 《刘太尉琨伤乱》 秦赵值薄蚀,幽并逢虎据。
潘姓主要源自:姬姓、姚姓。
(一)始于芈姓
源于“芈”(mǐ )姓,出自春秋时楚国公族“芈潘崇”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公讳崇字道安,楚成王时大夫,穆王立,以其太子宫予公,使为太师,掌国事,环列之尹,楚国大治,有认楚公族后以字为氏,列公为潘姓始祖之一。
潘崇家族由于受到楚王的特别恩宠,故发展特别快,其后裔子孙的足迹几乎遍布楚国各地,在古籍中所记载春秋时代的潘氏名人,几乎都是楚国的人物。今天山东、江苏、浙江、河南等地,皆有该支潘氏的后裔。
(二)以国为姓
以国名为姓,出于姬姓。毕公高的小儿子季孙封邑在潘。春秋后国灭,其子孙不以姬为姓而以国名为胜,奉季孙为潘姓始祖。又,番,邾国也。夫差取番者,番首姿,又音蒲。还音烦,音盘者即潘氏。
(三)源于姚姓
源于姚姓,是上古舜帝姚重华后裔,是以国名为姓。《史记》《中国姓氏》记载,舜帝生于姚墟,因姓“姚”,建都于潘地(今北京延庆)。后将潘地移至今陕西省兴平。商王朝时期,舜帝后裔建有潘子国,到殷商末期被周文王所灭,其子孙遂以国名为姓氏而姓潘。
(四)因地得姓
因地而得姓。水在河南,住在潘水边的人以水地名为姓。下雒城西南故潘城,有以地为氏者。
(五)鲜卑改姓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时,改鲜卑破多罗氏为单姓潘。清康熙末年,台湾岸里大社(今台湾省台中市神岗)酋长阿穆归顺清廷,被赐姓为潘;光绪时,台湾高山族相率归化清廷,也被赐姓潘(这也就是台湾高山族人大多姓潘的重要原因)。
(六)汉化改姓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今水族、京族、土家族、彝族、瑶族、仫佬族、回族、壮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潘氏族人分布。
潘姓迁徙传播分布
潘姓主要在今湖北省境内发展,此后,有向山东、湖南迁徙的少数潘姓人。
汉时,有潘姓北迁至荥阳中牟(今属河南省),三国时发展兴旺而为荥阳郡一大望族,以东汉献帝时尚书左丞潘勖为始祖。东汉灵帝有潘乾因仕宦而迁江苏溧阳,此地以潘乾为始祖。吴国有右将军潘璋由发干(治在今山东省冠县)而迁建康,而吴国还有浏阳侯潘,为汉寿(今湖南省常德)人,而孙权妻潘夫人为浙江会稽人,这说明在三国以前,潘姓已播迁于上述地方,其中以中牟潘姓最为兴旺。
晋时,潘勖之裔孙潘才因任广宗太守,而落籍广宗(今河北省威县),后又发展成为潘姓历史上第二大郡望,此期亦有潘姓人播迁广东。
北魏时,破多罗氏改汉姓潘,并逐渐在洛阳形成潘姓的第三大郡望,其开基始祖为潘威。此期潘才的八世孙潘绍业因任随州(今湖北省随县)刺史落籍当地。
唐初,陈元光父子开漳,有河南固始人潘节随其入闽。此期潘绍业的曾孙潘求仁因任杭州刺史而定居当地,其间并有移居陕西的潘勖的后人兴旺发达起来,而江夏(今湖北省武昌)的唐秘书监潘肃仁自称是汉寿潘?的后裔,由此可见,自东汉末至唐朝,潘姓从中牟望族中又衍分出许多支脉,而潘威的后裔则从洛阳望出,又兴盛播迁于怀朔(今内蒙古自治区固阳)、陕甘等地。豫章潘姓兴盛于唐代,至五代南唐时成为当地名门望族。
宋时有潘节后人迁广东、云南。韩国潘氏的祖先都是从福建莆田迁过去的。由宋朝大理学家朱熹作序的《莆阳潘氏族谱》记载,潘源于唐仪凤二年入闽平乱,定居福建莆田;福建五世祖潘承叙自莆田迁北燕,承叙子潘处常迁江陵;处常子潘佑
迁徙(钱文忠 百家讲坛)
为南唐端明殿学士,因谏被南唐李后主处死,其四子文焕、文振、绶(文壮)、文亮入宋后,文焕官金紫光禄大夫、文振官银青光禄大夫,二人子孙迁居福州义序及闽侯瓜山等地;绶与文亮后9世有潘阜,迁高丽巨济,任高丽元宗和忠烈王时的左司议大夫、谏议大夫等职,受封岐城府院君,谥号文节,为韩国和朝鲜的潘姓开祖,现有后代10万余人。潘基文的堂兄、世界潘氏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潘基秀不久前来中国参加世界潘氏宗亲联谊活动时表示,根据韩国巨济潘氏族谱记载,潘氏的祖先是宋朝前往高丽为官的潘文节、潘文壮兄弟,兄弟俩的父亲名字叫潘佑高丽末朝鲜初,潘氏族人从巨济分迁韩国光州、南平、岐城等地。潘阜六世孙潘忠、字平重,任工曹典书,是朝鲜开国功臣,封为海阳君,光州伯。潘阜谥号文宪。潘基文是文节公的26代孙,文宪公的20代孙。
元明清时,潘姓已分布于全国各地。
如今,潘氏族人分布广泛,尤以浙江、江苏、安徽、山东、广东、内蒙古、河南、四川、湖北等省区为多,这九省潘氏族人约占全国潘氏人口的69%以上。
荥阳郡:三国魏正始三年(242年)始置郡。古荥阳在今河南荥阳东北,北魏移至今县。曹魏曾置荥阳郡。北齐为成皋郡。隋唐为郑州荥阳郡。此支潘氏为汉献帝时尚书左丞潘勖之族所在。
广宗郡:东汉永元五年(93年)置县,治所在今河北威县东。隋仁寿元年(601年)避太子广讳,改名宗城。十六国后赵为建兴郡治;北魏为广宗郡治。此支潘氏,出自潘勖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晋代广宗太守潘才。
河南郡:汉高帝二年(205年)改秦三川郡治。治雒阳(今河南省洛阳市)。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此支潘氏,多出自鲜卑破多罗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潘威。
豫章郡:楚汉之际始置郡。治南昌,辖境大致同今江西省。后世所辖渐缩为南昌附近一带。又隋改南昌县为豫章县。唐后期改钟陵县,又改为南昌。此支潘氏为潘崇之后。
黄门堂:西晋潘岳曾任河阳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故以其黄门侍郎之职称为堂号,又因其为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也称为“荥阳堂”。
此外,潘姓的主要堂号还有:”荣杨堂“、“承志堂”、“如在堂”、“花贤堂”、“笃庆堂”、“优肃堂”、“永言堂”、“司谏堂”、“春茂堂”、“花果堂”、“世德堂”、“荥阳堂”等。
一、潘pān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辛集、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壮、水、瑶、彝、鲜、京、侗、高山、仫佬、土家、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芈姓。楚之公族,以字为氏。”
2、《广韵》载:“潘,又姓。周文王(子)毕公之子季孙食采於潘,因氏焉。出广宗、河南二望。”则此以邑为氏,系出姬姓。
3、《姓氏考略》据《魏书·官氏志》注云:“后魏改破多罗氏为潘氏。”
4、或为赵姓所改,《续通志·氏族略·元·有故改氏》云:“元潘绍,本姓赵,系廷美之后,因避难改姓为潘氏。”
5、又,《中国人的姓名·高山族》注引《小琉俅漫志》云:“初,熟番(按:指高山族之平埔人。)有名无姓,既准与试(按:指参加科举),其时巡台掌学政,就‘番’旁加水三点为潘字,故诸童多潘姓……”此乃高山族姓之所由始。春秋时楚有潘党,大夫,喜射;西汉有潘瑾;东汉有潘勋;三国时吴有潘璋,右将军;晋代有潘岳;明代有潘士达;清代有潘奕隽。
二、潘
潘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2%,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广东、江苏、安徽、内蒙古、河南、四川、湖北、浙江等省区多此姓,8省区潘姓约占全国汉族潘姓人口69%。
潘姓起源:
1、系自姚姓。舜之后有潘国,见《国名纪》。子孙以国为氏。
2、系自芈姓。楚公族有潘姓,见《姓氏寻源》。
3、系自姬姓。潘氏水名,在河南荥阳,以水名邑。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子季孙食采于潘(故城或在今河南商丘西北之潘侯集),子孙因以为氏,见《广韵》。
4、广宁石门潘氏,出自北魏时三字姓破多罗氏。
5、西夏人姓。
6、清满洲人姓,世居铁岭。今满族姓。
7、清台湾土著姓氏,取义蕃族为潘姓。又,清道光六年,淡水厅下南庄(今苗栗南庄乡)之赛夏族加模拉来氏,意曰蝉,改姓为潘。又,清乾隆二十三年赐台湾土著七姓之一有潘氏。
8、赵姓有改为潘氏者。
9、宋时抚水州民有区、廖、潘、吴四姓。抚水州民系今毛南、水等民族之先民。
10、苗族姓。又,贵州黄平县苗族喀嘎杷氏,汉姓为潘。
11、水、京、土家、蒙古、彝、瑶、仫佬、回、壮、布依等民族均有此姓。
潘姓名人:
潘父,春秋时晋大夫。
郡望:广宗、河南、荥阳。
其他:
日本侵占台湾时期,台湾潘姓曾被迫改用日本姓米田,即以其原姓分析而成。1945年台湾光复,奉令仍恢复潘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