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林婉清

首页 > 林婉清

林婉清名字的含义是什么

名字字义解释

wǎn(ㄨㄢˇ)

⒈  和顺,(说话)曲折含蓄:婉顺。婉转(zhuǎn )(亦作“宛转”)。委婉。婉辞。

⒉  美好,柔美:婉丽。婉约。

qīng(ㄑ一ㄥ)

⒈  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清水。清泉。清流(a.澄澈的水流,如“一股清清”;b.旧时指负有名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清澈。清碧。清朗。清新。清醇。月白风清。

⒉  安静,不烦:冷清。凄清。清闲。清静。清淡。清幽。清谧(宁静)。

⒊  单纯不杂:清唱。清茶。

⒋  明白,明晰:清楚。清晰。清醒。清通(文章层次清楚)。清亮。

⒌  一点不留,净尽:清除。肃清。清剿。清洗。清君侧(清除国君身边的亲信)。

⒍  整理,查验:清理。清查。清点。清仓。

⒎  详细登记:清册。清单。

⒏  公正,廉洁:清廉。清正。清官。清绩。

⒐  洁净,纯洁:清洁。清爽。冰清玉洁。

⒑  高洁,高尚的,高明的:清高。清绮。清雅。清操。清介(清高耿直)。清望(清白高尚的声望)。清识(高明的见识)。

⒒  太平,不乱:清平。清泰。清和。

⒓  中国朝代名:清代。清宫秘史。

⒔  姓。

名字诗词来源

唐代:刘言史 《看山木瓜花二首》 裛露凝氛紫艳新,千般娜不胜春。

先秦:屈原 《离骚》 驾八龙之兮,载云旗之委蛇。

唐代:李白 《古风》 虎口何娈,女媭空婵媛。

魏晋:陆机 《文赋》 或清虚以约,每除烦而去滥,阙大羹之遗味,同朱絃之清氾;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唐代:白居易 《筝》 赵瑟相似,胡琴闹不同。

宋代:胡仲弓 《晋安城东温泉》 美人含羞弄泚,一朵芙蓉蘸秋水。

南北朝:谢惠连 《雪赋》 燎熏兮炳明烛,酌桂酒兮扬曲。

唐代:权德舆 《书绅诗》 渊木苟端深,枝流则贞

唐代:陆龟蒙 《杂讽九首》 利尘白冥冥,独此夜止。

姓氏起源

林姓主要源自:子姓、姬姓。

林姓主要源流

1、源自子姓,是商朝末年名臣比干的后裔,属于王侯赐姓为氏。商末,纣王无道,比干犯颜直谏被杀。比干正妻夫人陈氏逃入长林山中,生下了儿子泉。周灭商后,因泉生于林中,其父比干坚贞不屈,被周武王赐以林为姓。

2、源自姬姓,出自周平王的世子姬开,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周平王姬宜臼有庶子名叫林开,林开的子孙有的以祖辈名字为氏。

3、源自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林衡,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林衡,又称林人,是西周中期开始设置的机构官称,主要负责掌管林木,并负责植树造林,养护浇灌等。

林姓得姓始祖林坚

4、源于少数民族改姓。

①源自鲜卑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把国都从平城迁到洛阳后,命鲜卑人改用汉字姓,把代北的丘林氏改为林氏。

②源自高山族改姓:台湾地区的高山族,是中国大陆古“百越族”迁居台湾的一个分支,世居林木茂密之地,因此有以林为汉姓者。

③源自满族改姓:满族布萨氏,满语为Busa Hala,世居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后多冠汉姓为林氏。林佳氏,满语为Lingiya Hala,世居蜚优城(今吉林珲春三家子乡高丽城村)、乌喇(今吉林永吉),后多冠汉姓为林氏。

宋朝时期,林姓大约有7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98%,排在第19位。福建为林姓的第1大省,约占全国林姓总人口的58%,约占福建总人口的9%。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建、浙江、广东三省,这三省林姓占林姓总人口的85%;其次分布于河南、江苏、江西,这三省的林姓又集中了9%。以福建为中心的林姓聚集区已经形成。

明朝时期,林姓大约有7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85%,为明朝第20位姓氏。宋、元、明600年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林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慢,几乎没有增长,600年中林姓人口纯增加率为1%,净增加了3万。福建仍为林姓第1大省,约占总林姓人口的38%。在全国的分布仍集中于福建(38%)、广东(26%)、浙江(18%),这三省林姓大约占林姓总人口的82%;其次分布于江西、江苏、广西,这三省的林姓又集中了10%。从中可以看到宋、元、明期间,林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不大,其人口主要由北向西南迁移,福建仍是林姓人口的聚集中心。

2016年,大陆林姓人口约为1416万,林氏排在第16位,在中国南方林氏排在第4位,福建省林姓人口全约472万,占全省总人口14.8%,排在第一位;广东省林氏约311万,浙江省约184万,台湾地区林氏约200万,韩国约100万,其他地区约500万,在全球约2千多万;林姓人口密度最高为福州、莆田、闽南、粤东及台湾。福建仍是林姓人口的聚集中心。泉州林姓第二多。在近600年间,林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些区别,林姓向华中、华北的回迁是主流。

主要有济南郡、下邳郡、南安郡、晋安郡、西河郡等。

南安堂:以望立堂。

晋安堂:以望立堂。

下邳堂:以望立堂。

济南堂:西汉宣帝时,林遵为博士,官历太子大傅,生五子,世居济南,为济南望族,其后裔以此为堂号。

西河堂:东周时,林氏三十六世林皋,为赵国丞相,因避赵五祸,携子及家人避藏于西河白干山,后为当地望族。故林氏以“西河”为堂号。

九龙堂:战国时赵国宰相林皋,有子九人,被人称为“九龙”。

九牧堂:(九牧林)唐朝时,闽林始祖林禄的孙子林披,被授太子詹一职。他先后娶三位妻子,三夫人后来生了九个儿子,九子后来都做了州刺史。由于州刺史又称州牧。兄弟九人合在一起,正好是“九牧”。

一、lín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龙口、平邑,湖北之监利,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泸水、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鲜、水、侗、壮、苗、京、黎、土家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晋安世谱”校正·序》云:“林氏出自子姓,殷少师比干谏纣而死,其子坚逃于长林,周武王克商,赐姓林氏。食采博陵,散居于周、鲁、齐、卫。战国时,相赵者始居九门。秦并赵,徙齐郡、邹郡。汉定三秦,分邹郡,置济南,遂为济南人,下邳林氏,其后也。”《姓氏考略》引《路史》亦载:“殷比干子避难长林之山,因氏焉。”长林山在今江西东乡县南三里,一名庚岭。此当以地名为氏。按:或称“古人受氏之义无此义也”,“林氏在唐末为昌宗而特详著,岂林宝作《元和姓纂》故尔?然林氏出比干之子坚之说,由宝传之也。著书之家不得有偏徇而私生好恶,所当平心直道,於我何厚、於人何薄哉!”

2、郑樵注云:“姬姓。周平王庶子林开之后,因以为氏。”郑将其纳入“以字为氏”之列。又云:“(林)开生林英,英生林茂、林庆,世系甚明,而谱家谓‘王子比干为纣所戳,其子坚逃长林之山,遂为氏。’按:古人受氏之义,无此义也。”

3、《姓氏考略》注引《风俗通》云:“‘林放之后’。林放为春秋时鲁人,字子立,尝问礼之本,孔子以‘大哉’称之。”

4、又据《魏书·官氏志》云:“丘林氏改为林氏。”丘林,《郑通志》作“邱林”。

5、又据《开元录》云:“今建州皆蛇种,有五姓,黄、林等是其裔。”唐所置建州有二:一在今福建境内,故治即建瓯县;一为唐渤海置,属率宾府,故城在今吉林敦化县,即满族初起之鄂多理城。《开元录》所指之“建州”,当在福建:且疑“蛇”,当即后世之“畲”族。

6、又,清代高丽族亦有林姓。

7、或为满族姓氏所改,满族之林佳氏、布萨氏改从单字姓“林”。春秋时鲁有林放;隋唐间有林士弘,鄱阳人,大将军;宋代有林逋,钱塘人;清代有林则徐,侯官人,两广总督。

二、

林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17%为中国人口最多的19个姓之一。尤以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多此姓,分别占省人口14%、8%和4%。上述三省林姓约占全国汉族林姓人口60%。

林姓起源:

1、相传殷商比干之子坚,避难长林之山,因以为氏,见《路史》。

2、系自姬姓。周平王次子林开之后,因以为氏。

3、春秋时鲁大夫林放之后,见《风俗通》。

4、春秋时卫大夫孙林父之后,见《姓考》。

5、春秋时莒大夫采邑(故城在今山东莒县一带),因以为氏,见《姓源》。

6、北魏时匈奴丘林氏改为林氏,见《魏书·官氏志》。

7、金时女真人姓仆散氏,汉姓为林。

8、清高丽人姓。今朝鲜族姓。

9、清满洲人姓。世居抚顺。又,清满洲八旗姓布萨氏、林佳氏等均改为林氏。

10、建州(唐宋时置,故治在今福建建瓯)皆蛇种,有五姓,黄、林等是其裔,见《开元录》。蛇种即今畲族之先民。今畲族有此姓。

11、京、壮、侗、彝、土、台湾土著、土家、回、黎、苗、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

林姓名人:

林楚,春秋时鲁季臣。

郡望:西河、南安,河南。

其他:

①日本侵占台湾时期,台湾林姓曾被迫改用大林、小林、长林、牧林、竹林、神林、宫林、今林、上林、若林、松林、中林、林田、林原、森本、森田、武林等日本姓,这些姓中仍含有林字。1945年台湾光复后,遂均复姓为林氏。②日本占领台湾时期,部分台湾土著曾被迫使用过武田、和田等日本姓,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令废日本姓,重新采用汉姓林氏。

三、

综合:

台湾中央信托保险处有林吴开州,台湾宜兰人。或系林、吴两单姓合成。

宝宝起名网提醒您:请用科学方式起名,请勿封建迷信!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宝宝起名网的立场!
搜索
back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