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诗词来源
魏晋:潘安 《西征赋》
孔随时以行藏,蘧与国而舒卷。
唐代:韩愈 《南山诗》
参参削剑戟,焕焕衔莹琇. 敷敷花披萼,k7々屋摧霤.悠悠舒而安,兀兀狂以狃。
先秦:屈原 《离骚》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清代:孙元衡 《日入行》
谽呀豁閜舒长影,爚爚震震焚其逵。
清代:李瀚 《蒙求》
文宝缉柳,温舒截蒲。
唐代: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踉跄辞束缚,悦怿换煎熬。
魏晋:陆机 《叹逝赋》
信松茂而柏悦,嗟芝焚而蕙叹。
魏晋:陆机 《文赋》
于是沉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婴缴,而坠曾云之峻。
明代: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唐代: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姓氏起源
于姓主要源自:姬姓、姜姓。
1、出自姬姓,为周武王姬发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西周初年,周武王克商后,大举分封诸侯,其第二个儿子邘叔被封在邘国。后来,邘叔的子孙就以国名为氏,有的姓了邘,有的则去邑旁姓于,是为河南于氏。春秋战国混乱,邘叔有后裔迁山东郯城,为山东于氏。
2、出自古炎帝姜姓齐国公子、文学家淳于髡的后裔淳于氏,在唐代时避讳宪宗李纯改单姓于氏。据《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淳于公子孙,以国名为姓,称为淳于氏。
唐贞观年间所定皇族七姓,有淳于氏。至唐宪宗李纯时,为避讳(“纯”“淳”同音),复姓淳于氏改为单姓于氏。到了宋代,又有部分于姓恢复淳于姓,也有一部沿袭未改的,形成此支于氏。
3、出自北魏前期中原于氏避三国之乱于平城而改姓的万忸于氏,在孝文帝汉化改革时,恢复本姓于。据《路史》所载,鲜卑族的万忸于氏原为山东于姓人,后随鲜卑俗改之,孝文帝汉化改革,又复于姓。实际上,他们是汉朝于公的后代,在三国战乱时,随拓跋邻部离开中原,并为了适存于鲜卑族而改姓为万忸于氏。到后来鲜卑族的拓跋珪在我国北方建立了北魏,才又重回中原,复姓为于而已。居住在北方的于姓之人乃至播迁全国的于氏族人很多都是此支于氏。
4、出自赐姓或少数民族改于姓而来
①明朝时赐元人巴延达哩姓于名忠,清朝时,南方的部分尼玛哈氏改于姓。
②又有达斡尔、鄂伦春、土、回、高丽等小数民族有改于姓者。
得姓始祖
邘叔,又名姬诞,乃周武王次子。武王灭商后,其被封于邘,建立邘国。此后,姬诞号称邘叔,成为于姓的始祖。
于姓迁徙传播
于姓最早期的繁衍播迁,是在今焦作沁阳北部一带,这里是古邘国所在地,也是于姓的发祥地。
邘国灭亡后,于姓族人主要生活在今河南省境内,播迁也以河南境内为主,如方城、午汤、许昌、伏牛山等地。
秦汉时期,于姓人开始以河南为中心缓慢向周边播迁,往北迁的去了山西、河北,往东迁的到了安徽、山东,往西迁的则去了陕西、甘肃。在此期间于姓主要是以中原地区为繁衍播迁的中心,并形成三大郡望,即河南、东海、河内。其中,东迁进入山东的于姓最为兴旺。
魏晋南北朝时期,于姓真正走向全国。由于军阀长期纷争割据,造成“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很多于姓族人跟随着逃难大军,南迁到东南广大地区。“五胡乱华”期间,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也让中原地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为躲避战乱,处于河南南部的于姓就近南下湖北,后辗转于四川、湖南。
隋唐时期,由于国家统一,战乱减少,也由于国人根深蒂固的恋家思想,于姓迁徙有等于无,却繁衍昌盛起来,于姓相继在北方形成了几处大的望族。
北宋末年,金兵攻陷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并掳走徽、钦二宗,有于姓人随往黑龙江。南宋后期,于姓开始由浙入闽,由闽入粤。
元末,农民起义军四起,社会动荡不安,多省人口锐减,山西位置优越,所受影响不大,人丁繁盛。
明王朝建立后,朝廷施行了人口迁移政策,而山西于姓也是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族人分别迁到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苏等地。
清代,河南、河北,尤以山东的于姓人为多,闯关东谋生并定居。
宋朝时期,于姓大约有1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5%,姓氏仅居第103位。当时于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约占全国于姓总人口的21.3%。于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四川、浙江,这四省于姓大约占全国于姓总人口的58%。其次分布于湖南、河北、山西、广西、湖北、江西、江苏等,其他地区缺少资料。全国形成了以鲁豫、四川、浙江为中心的三大块于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于姓大约有2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4%,为明朝第八十五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于姓人口增长高于全国人口增长率。当时于姓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江苏、河北,这三省于姓大约占于姓总人口的63%。其次分布于河南、浙江、江西、四川、山西,这五省的于姓又集中了29%。山东仍为于姓第一大省,约占于姓总人口的40%。宋元明期间,于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部和东南方地区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山东为中心,向四周散发的于姓分布特点。
当代,于姓的人口已达到642万,为全国第三十九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六省,大约占于姓总人口的71.9%,其次分布于江苏、内蒙古,这两省区又集中了9.1%的于姓人口。山东为当代于姓第一大省,居住了于姓总人口的21.8%,一千年来山东一直是于姓人群的居住中心。全国形成了以山东和辽宁为中心的二大于姓居住区域,于姓人口向四周辐射,逐渐减少,长江以北多于姓,长江以南少于姓。在近600年当中,于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的流动有很大的区别,流动方向由东南部向中原、华北有强劲的回迁,这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和南方的迁移。同时,黄河以北的于姓人群出现向东北地区的移民。
河南郡、东海郡、河内郡、京兆郡、广陵郡
河内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黎阳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亦称三川堂。
广陵堂:以望立堂,亦称江都堂。
东海堂:以望立堂,亦称郯郡堂、海州堂。
忠肃堂、救民堂、兴驷总记(大驷堂)
一、于yú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鸡泽及尚义、内蒙古之乌海、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河口及陇川等地有分布。汉、鲜、彝、满、回、傈僳、达斡尔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即邘氏,周武王之子邘叔所封之国。京相璠云:‘野王县西北三十里故邘城及邘台。’野王,隋改曰河内,今怀州治。子孙以国为氏,其后去邑但为‘于’氏;亦有不去邑者。”
2、又注:“后魏《官氏志》有萬(万)纽(于)氏,改为于氏。始有自东海于公裔孙随拓跋邻(按:《姓氏词典》引作‘拓跋’陵)徙代,为万纽于氏,后魏孝文时复为于氏。”
3、又注:“淳于氏唐元和初避宪宗嫌名改为于氏。”
4、《续通志·氏族略·总论》载:“明赐元人姓名:巴延达哩曰于忠。”此为蒙古人姓名所改。
5、达斡尔族之于姓,或由额勒图哈拉所改。《中国人的姓名·达斡尔族》有载,未道其详。汉代有于定国,丞相,西平侯;三国时魏有于禁,左将军;唐代有于宣道;明代有于谦。
二、于
于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6%。为中国人口最多50个姓之一。尤以山东最多,约占全国汉族于姓人口25%。其次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陕西等省亦多此姓。上述6省于姓约占全国于姓人口67%。
于姓起源:系自姬姓。周武王第二子封于邘(故城在今河南沁阳西北邘台镇),号邘叔,子孙以国为氏,后有改邘为于者。唐时淳于氏为避高宗永淳年号,改为于氏。匈奴有于氏。北魏孝文帝改万忸于(一作勿忸于)氏为于氏。北魏石刻《魏帝先朝故于夫人墓志》载:文成皇帝故夫人者,西域宇阗国主女也。宇阗即于阗,盖以国为氏。又宋时有于天宝,其先为胡人,见《宋书》,疑亦为于阗人。故此“于”与“万忸于”之“于”有别。明时赐元人巴延达哩姓于名忠。今蒙古族有此姓。清时满洲人姓,世居沈阳一带。清满洲八旗尼玛哈氏后有改姓于者。今满族姓。清时贵州安顺府康佐副长官姓于,始于明永乐元年。达斡尔族海楞氏,汉姓为于。鄂伦春、土家、回、锡伯、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于姓名人:
于军,汉时匈奴人,安陵侯。于禁,三国时魏将军。
郡望:河南、东海。
三、于(於)
于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于姓起源:
1、相传黄帝之臣於则始作履,封于於(故城在今河南内乡),其后以地为氏,见《世本》。
2、春秋时鲁公族有於姓,见《路史》。
3、汉时匈奴姓。汉武帝元朔三年,封匈奴单于太子於单为涉安侯,见《汉书》。
4、鲜卑人姓。东汉建武三十年,於仇贲率种人慕义内属,见《后汉书·鲜卑传》。
于姓名人:
於授,三国时袁绍部将。
郡望:广陵、京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