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字义解释
云yún(ㄩㄣˊ)
⒈ 说话,引文:人云亦云。子曰诗云。云云(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
⒉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云谁之思?岁云暮矣,着记时也云。
⒊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云流水。云蒸霞蔚。
⒋ 指中国“云南省”:云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
芳fāng(ㄈㄤ)
⒈ 花草的香气:芳香。芳草。芳菲(a.花草的香气;b.指花草)。芳馥。芳馨。芬芳。
⒉ 喻美好的:芳名。芳龄(年龄,用于少女)。芳姿(美好的姿态,用于少女)。芳邻(关系融洽的邻居,用作敬辞)。流芳百世。
⒊ 花卉:群芳竞艳。芳时(花盛时节)。
名字诗词来源
元代:王冕 《墨萱图·其一》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唐代:骆宾王 《咏雪》
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
唐代:骆宾王 《帝京篇》
倡家桃李自芳菲,京华游侠盛轻肥。
唐代:张绍 《冲佑观》
金房玉室,羽盖云輧。
明代:刘基 《题太公钓渭图》
浮云看富贵,流水淡须眉。
唐代:薛能 《杂曲歌辞·杨柳枝》
晴垂芳态吐牙新,雨摆轻条湿面春。
唐代:李白 《东海有勇妇》
舍罪警风俗,流芳播沧瀛。
宋代:周麟之 《郊祀庆成》
大音谐美乐,芳荐列嘉笾。
宋代:赵崇嶓 《望海潮》
断岸涟漪,乱萍芳苇绕烟沙。
姓氏起源
许姓主要源自:姬姓、姜姓。
出自姬姓,为颛顼后裔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长子曰樊,樊为已姓,封于昆吾,即古帝丘颛顼之虚,为昆吾氏,尧舜时期昆吾氏首领许由为当世大贤,死后葬于箕山,后人多以许由为许氏始祖。夏之昆吾为商汤所伐灭,后人迁徙至河南许昌。
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许氏与齐氏同祖,为上古四岳伯夷之后。“四岳”(尧舜时四方部落首领)是由姜姓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他们和姬姓部落结成联盟,跟“子姓”商族平行发展。以姬姓和姜姓部落为主的盟军打败了商纣王,建立了姬姓国-- 西周。周成王时,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其中商的旧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诸侯国和姜姓诸侯国,许国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诸侯国之一,其始祖为文叔,也称为许文叔。春秋时,许国成为楚国的附庸,战国初期被楚所灭。许国亡国后,子孙以国为氏,称许氏,史称许姓正宗。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文公之子姬其许,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卫国君主文公姬毁生有公子姬其浒,亦作姬其许,后出任卫国大司徒,主管征发徒役,兼管田地耕作与其他劳役。姬其浒辅佐父亲卫文公实施减赋税、少刑法,与民共苦的政策,使卫国经济逐渐繁荣起来,并迅速强大。姬其浒的哥哥就是著名的卫成公姬郑,曾被大夫元咺一度废黜,后在春秋霸主晋文公姬重耳的帮助下恢复君位。卫国大司徒姬其浒留给后世最称道的,就是从他开始有了“司徒”这一复姓。在姬其浒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春秋战国时期,“浒”与“许”二字通假,故而亦称许氏,但读音作hǔ(ㄏㄨˇ);而更多的姬其浒后裔则以其官职称谓为姓氏,称司徒氏。
传说尧帝时许由的后代也称许氏。
也说,许由(或繇)就是许国诸侯的祖先。同为一支。
许氏的发源地在今河南省许昌东。春秋战国时期,许国为郑、楚等国所逼,曾多次在今河南及安徽部一带迁都。许国被楚灭后,除部分迁居今湖北荆山及湖南芷江等地外,多数许姓就地繁衍或北上迁徙。许姓北上最初迁徙之地是冀州高阳(今河北高阳),后有许氏复迁回河南宝丰等地。秦汉之际许姓已遍布今河南、河北两省的大部分地区。此后,北方许姓主要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安徽、陕西、山西等广大地区。许姓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之时。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河南许姓将佐随同前往,在福建安家落户。唐僖宗时,侍御史许爱镇守漳州招安,后入晋江石龟。唐代以后,许姓已大举南迁繁衍于今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地。宋末元初,许氏有一支徙居广东。明代,福建人许冲怀、许申移居台湾,此后许氏又多次向台湾迁徙,进而又有移居海外者。迁至湖南、广东、广西、福建的许氏,有的融入侗、壮、苗、布依、土家等少数民族。
汝南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此支许氏,其开基始祖为秦末隐居不仕的高逸之士许猗。
高阳郡:东汉桓帝时置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此支许氏,为汝南许氏分支,是十六国许据的5世孙高阳太守许茂之族所在。
河南郡:汉高帝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此支许氏,为文叔直系后裔。
太原郡:战国时秦庄襄王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此支许氏,为汝南许氏分支,是东汉末年大名士许劭之后。
会稽郡:秦始皇时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此支许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著名文学家许慎之后。
“洗耳堂”:尧帝时有一位高士叫许由。尧老时,想把天下禅让给他,他不肯接受,跑到箕山脚下去种地;尧又请他出任九州长,他就跑到颍水边去洗耳朵,认为尧说的话污了他的耳朵。许氏因以“洗耳”为堂号。
“得仁堂”:伯夷、叔齐在周灭商后,耻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孔子夸他“求仁而得仁”。许氏因以“得仁”为堂号。
“训诂堂”:汉代时有许慎字叔重,博览经籍,当时人夸他说“五经无双许叔重”。他著有《说文解字》,集古今经学和训诂的大成,到如今还是研究文字学必备的工具书。
一、许(許)xǔ
一行常见姓氏。今北京,辽宁之沈阳,河北之邢台、尚义、钜鹿,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金溪、峡江,云南之陇川、泸水、河口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壮、鲜、苗、彝、傣、畲、黎、阿昌、布依等多个民族均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姜姓,与齐同祖,炎帝之后。尧四岳伯夷之子也。周武王封其苗裔文叔於许,以为太岳后,今许州是也。灵公迁于葉(叶),悼公迁于城父,又迁于白羽,许男斯迁于容城,自文叔至庄公,十一世始见春秋。”《姓氏考略》注引《姓源韵谱》亦云:“许,姜姓,尧四岳伯夷之后,与齐同宗。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子孙以国为氏。”许故城即今河南许昌。
2、《姓氏考略》据《姓氏急急篇·注》称:“许由之后。”由,古之贤人,相传尧曾让天下给他,许由谢而隐。战国时楚有许行;东汉有许慎,著《说文解字》;唐代有许浑,丹阳人;清代有许之渐,武进人,顺治时御史。
二、许(許)
许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53%,为中国人口最多50个姓之一。尤以江苏、山东、云南、广东、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多此姓,上述7省许姓约占全国汉族许姓人口55%。
许姓起源:
1、尧时贤人许由之后。
2、系自姜姓。炎帝裔孙伯夷之后。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故城在今河南许昌),后以为太岳之嗣。至许元公结为楚所灭,迁于容城(故城在今河北容城),子孙分散,以国为氏。
3、清满州人姓。世居辽宁抚顺、沈阳等地。今满族人姓。
4、清广西泗城府(故治在今广西凌云西南)土司姓许,始于明万历年间。
5、黎、瑶、彝、土家、阿昌、回、蒙古(255、344)、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许姓名人:
许偃,春秋时晋大夫。
郡望:汝南、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