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
书
博
名字字义解释
书shū(ㄕㄨ)
⒈ 成本的著作: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⒉ 信: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⒊ 文件:证书。说明书。
⒋ 写字或写的字: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
⒌ 写文章:大书特书。罄竹难书。
⒍ 字体:草书。隶书。楷书。
⒎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⒏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书。听书。
博bó(ㄅㄛˊ)
⒈ 多,广,大:广博。渊博。博学(学问广博)。博览。博爱。博物。
⒉ 知道得多:博古。
⒊ 用自己的行动获得:博取。博得。聊博一笑。
⒋ 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泛指赌财物:博奕。赌博。
名字诗词来源
唐代:杜甫 《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
尔祖未显时,归为尚书妇。
唐代:元稹 《连昌宫词》
今皇神圣丞相明,诏书才下吴蜀平。
清代:黄遵宪 《今别离》
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
唐代:王绩 《赠李征君大寿》
九征书未已,十辟誉弥彰。
宋代:陈藻 《题黄子正易轩》
中间整顿安书案,此物携来呈我看。
先秦:屈原 《离骚》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
先秦:屈原 《招魂》
倚沼畦瀛兮,遥望博。
宋代:魏了翁 《水调歌头》
闻道汉家子政,博考兰台载籍,胸次著千年。
清代:李瀚 《蒙求》
伏波标柱,博望寻河。
魏晋:陆机 《文赋》
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
姓氏起源
满族姓氏的来源 一个民族的姓氏,原是该民族社会血缘团体的符号,或者说是这个民族中一个家庭系统的符号。满族姓氏即是构成满族某家族血缘团体的符号。姓氏在满语中称“哈拉”,家族称“穆昆”。在满族共同体形成时期,其姓氏是多音节的,用汉字写就是二个或二个以上汉字共同组成。满族入关后,其姓氏逐渐向单音节过渡,即与汉族单字姓氏相同,其姓氏实质上既有原多音节姓氏的内涵,又有与汉族姓氏相同的单音节的表现形式,形成了满汉兼融的姓氏文化特质。
一、满(滿)mǎn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山东之平邑、平度、昌乐、龙口,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甘肃之酒泉、永登,湖北之老河口,湖南之芷江,广东之新会、高要,贵州之江口、榕江,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苗、土家、仡佬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胡公满之后。”胡公满为虞舜之后。故此当系出妫姓。
2、郑樵注引《国语》云:“潞、洛、泉、余、满、皆赤狄,隗姓。”
3、又据《风俗通》云:“荆蛮有瞒氏,音舛为满氏。”汉代有满昌,颍川人;三国时魏有满宠,征东将军;明代有满偁周,浙江左布政使;又有满成,弘治举人;又有满朝荐,太仆卿。
二、满(滿)
满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陕西多此姓。
满姓起源:
1、系自妫姓。陈胡公满之后,见《风俗通》。周武王封虞舜之裔妫满于陈(故城在今河南淮阳),春秋时灭于楚,史称胡公满。
2、鲜卑人姓,见《后汉书》。
3、荆蛮有瞒氏,音讹为满。
4、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满姓名人:
满昌,汉时颍川人,官至詹事。
郡望:山阳,汝南,河东。